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第一百零四章 不具姓名的记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 不具姓名的记者(2 / 2)

岳全解释董事长做事高调,做人低调,从不参加社会活动。</p>

幸好自己提前安插的商业间谍,这次滨海组织的扶贫会议,朱鑫礼必须亲自看看,就当是一场昂贵的门票,近距离观察甘笛是什么态度。</p>

朱鑫礼在汉堡部署,坚决和阿姆斯设备生产商保持深度合作,将飞流饮料挤出果汁市场,隐晦询问如果有厂家求购浓缩果汁生产线意向,对方表示无意再次出售。</p>

曹明同样报名这次的扶贫现场会,主要是支持甘笛董事长。一个月的时间,曹明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开始在滨海和周边贷款设店,除了保暖内衣,还经营一些潮流衣品。</p>

“怎么样?”</p>

江亭华积攒不少这位滨海超新星的新闻,报纸通篇累牍将他从少年贫苦到成长经历全过程记录,有一位严厉的母亲和言传身教的大哥,一家子清贫而快乐的生活。</p>

语焉不详的第一桶金,收购丝绸厂,三月赌注绑定改制小组,然后利用杜联的合作绯闻不断炒作,最后捐献1.5亿一炮打响。</p>

这是孔家宴酒厂梦寐以求的曝光方式,不过这位超新星之后悄然无声,上学考试,拒绝接受采访,深居简出。</p>

这次滨海市的扶贫会议上总算抓住他的身影。</p>

“极地公司欢迎参观,但是董事长最近不在公司。”</p>

这位未来95年斥巨资夺得央视标王的厂长,真心想为公司发展取得效益,想跟这位妙手达人学习,虽然他在长安投入大量广告,才取得1000万的销售额。</p>

和甘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p>

“怎么又有采访?”</p>

甘笛很烦恼,身家不过五万,房贷背在身,分红被系统捐赠,他已经释然。但是采访会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里边都是泪水。</p>

“这次是东方之子栏目组。”</p>

《东方时空》是93年5月1日成立,在央视一套7点开台,当时一个不具姓名的老记者觉得自己不上相,就把师弟白烟松派去新栏目担当主持人,白烟松不负众望,也是《东方之子》的制片人。</p>

后来这位不具姓名的老记者,看到《东方时空》高歌猛进,新闻类节目发展,不能输给师弟,去开创《实话实说》栏目。</p>

“访谈?”</p>

“不是,他们是走访获取消息,然后以新闻呈现,早晨7点播报,东方之子大概8分钟左右。介绍公司发展情况,尤其是您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传奇经历,也是市长推荐。”</p>

“不行,不能透露我的相片,我还要上学。”最近就很烦,不光是记者,还有上门拜师,希望学习炒作产品经验,或者询问国际巨头的谈判方式。</p>

我特么也没搞懂啊。</p>

和学校君子协定,考试周再回去,老师们看他眼神都不对,万一让他演讲如何在国际形势多变的环境中,积极争取企业的生存条件。</p>

想想就头痛。</p>

郑春红无奈,只好电话给对面策划沟通,甘总低调的态度。</p>

“滨海极地公司很大牌啊,连续三次沟通,都以董事长上学为由,不允许拍摄照相,也不能录像采访。”栏目组策划很不满意,央视这块牌子很硬,尤其是正面宣传力度很强,商业巨子、传奇人物,运动健将都抢着采访。</p>

这位19岁少年董事长因为年纪小才有一层传奇经历,结果他一视同仁,谁采访都不接,现在滨海市都搞不懂他为什么要捐献1.5亿的股份,还有拒绝市府的奖励,和杜联合作的关系。</p>

白烟松想去一趟,大家开会把选题一分,不具姓名的记者表示非常感兴趣,“师弟,19岁企业家,这个选题交给我吧,我去一趟滨海。”</p>

“崔师兄,你怕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吧。”白烟松和小崔相反,一个是突出新闻报道,一个是挖掘背后真相。</p>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小崔跨上照相机,背上包,他不相信报纸的言论,小地方这种造星的神话,总要有人来戳破。</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