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山渐青> 第二百八十三章 放我归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三章 放我归去(2 / 2)

山渐青 何昊远 更新时间 2021-07-13

臣感觉这其中必有隐情,好奇心驱使之下,臣于是出些银钱给马胜,让他想法弄两张那侍女临摹的字帖出来给臣,陛下,这就是这两张字帖的由来。</p>

赵祯听了久久不语,许清说的有名有姓,而且出于对许清了解,赵祯对此事已经大部分相信了。</p>

许清趁热打铁道:还有一件事让臣费解,先,那封信上谋划之事,石介不当面找富弼商议,而用书信来行文,这本身就不合情理,再者,如果那封信真是石介写给富枢密的,难道石介不知道这封信的重要性,怎么会轻易落到夏辣手上呢</p>

陛下,朝中改革如今进行得如火如荼,不久前石介还撰文大赞陛下是千古难得的圣君,石介此人咱们都了解,个性刚直,从来都是不阿强权,夏璋原任枢密使时,他一样敢撰文当众大骂,这样的人,倒真不象是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人。</p>

陛下,若将现在朝中大臣划分一下的话,大概可分为改革派与反对派,臣也不晦言,若这么划了分的话,臣则属于改革派,王拱辰则无疑属于反对派,而石介呢,无疑也是支持改革的,现在王拱辰因依仗权势谋夺他人田产,眼看被查出,细论起来,这形势对改革派而言正是一片大好,加上陛下您现在是支持革新的,石介有必要在这时谋划逼陛下您退位吗</p>

这封信迟不来早不来,偏偏在王拱辰危在旦夕之时来了,而且还是夏辣拿出来的,而夏辣跟王拱风</p>

许清的分析并不算太精辟,也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倒集是和赵祯在聊家常,赵祯一边听,手指下意思在桌上轻敲着。</p>

子澄,朕知道你担心什么,这事说来朕也不十分相信。</p>

赵祯这话许清相信,否则石介不会这么好过,只是逐出京城,外放到濮州去任通判。</p>

许清再次正了正衣冠,郑重在向赵祯深深一揖道:陛下,臣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辅佐陛下完成朝中的改革,收回西北以及燕云之地,使我大宋外可拒敌于国门之外,内可以肃清弊病,还天下一个澄明,使陛下光耀千秋,若是陛下不愿顶住压力把新政进行下去,臣,宁愿终老林泉,陛下应该知道,臣并不善于权谋,长久处在朝中的权力纷争中,臣担心总有一知若陛下不愿把新政进行下去,请陛下放臣归去吧</p>

赵祯从来就不是个冷酷的人,听了许清这翻剖腹之语,眼角微微湿润,亲自起身扶起他,拍了拍他肩膀道:子澄,你出仕以来,一直尽心为朕策划,历经几翻磨难,三次险死还生,这些朕心里都记着,你放心,朕一定会把新政进行下去,而且,无论朝中如何纷争,朕在位一天,将会保你一天平安</p>

王的承诺虽然往往不怎么可信,但真能从赵祯口中听到这样的话,许清还是很感动,正如他所说,他毕竟不是个心思深沉的人,比较容易感动。</p>

陛下,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陛下如此待臣,臣虽然只是模样长得象进士,但同样会肝脑涂地以报君</p>

哈哈哈子澄啊,你干脆下科再考吧,朕一定钦点子澄为状元如何免得你老拿这同进士说事,哈哈啊</p>

陛下,还是算了吧,臣现在满子就是如何把手头上的事做好,那些经书都差不多忘光了,再考怕连个同进士都捞不着何苦来着,只要王拱辰不再老弹劾臣,臣也就知足了</p>

哈哈哈</p>

许清今天在感情投资下可谓下足了血本,见赵祯开怀大笑,他悠地一转说道:陛下,此事只是臣一面之词,其实也不足尽信,若是陛下同意,夏辣那位侍女的事就交给臣来处理吧,是不是她临摹石介的书信,此事总是查清才好,若她真有这项临摹他人笔迹的特长,留此人在夏辣府上,而臣跟夏辣政见又不同,实话说,臣怕再也睡不安稳,今天她能临摹石介笔迹,明天就能临摹臣的笔迹,甚至临摹陛下的笔迹。</p>

经许清这么一提醒,赵祯神色也凝重起来,这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若不查清楚,让此女长留夏府终是个祸害,朝中今后怕不知还会弄出多少风波来。</p>

好这事就交由子澄你做去,需要什么人手就跟朕说,但有一点,尽量莫弄出波澜来</p>

臣遵旨</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