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山渐青> 第四百三十七章 平辽之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七章 平辽之期(2 / 2)

山渐青 何昊远 更新时间 2021-07-13

所以,臣方才没有提到这部分辽国汉人,反而提辽国其它少数部族,就是因为这些少数部族对谁都不会十分忠诚,他们看重的只是部族的利益,只要投靠我大宋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投,这样的部族只要我大宋取得第一阶段的胜利,利诱他们投绝对不难。</p>

子澄所说的第一阶段胜利是指</p>

燕云十六州</p>

等等,与辽国一场大仗肯定是要打了,但这仗打到程度却是值得斟酌的,辽国毕竟太大了,想象西夏一样,一次灭掉,朕认为不太现实</p>

陛下</p>

许清的声音突然提高,被他打断的赵祯怔了一下,这虽然不礼貌,但这是大宋朝,皇帝是赵祯,这样的事对赵祯来是就象家常便饭,那些言官几乎人人都敢往他脸上喷口水,所以他倒也没有多在意,只是怔怔地看着许清,等他说下去。</p>

陛下,仗还没打,咱们不能先给套个枷锁,战前咱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灭辽咱们也要作好这样的准备,至于仗打到程度,那得打过之后,再根据战场形势以及自身能力极限来决定,绝对不能在还没进军之前就给划定界限,这是兵家大忌;</p>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说不定辽国在第一阶段失败后,乱成一团,若是我军乘胜追击就能将之一举灭掉,然而前方将领战前却得了陛下的旨令,只准打到地方为止,那就失了彩虹难逢的良机,等将领把这些情况上报到东京,朝廷再行作出调整,恐怕辽国已经重新整好乱局,有了回身再战的能力。</p>

所以,陛下一定要有这样的决心,这场仗不打则已,一打咱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灭辽</p>

许清的口气十分坚定,一副不容置疑的样子,让直赵祯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指挥着三军,奋击千里的伐夏主帅,心里大感欣慰,这段,许清在朝堂上老是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与他之前的表现差得太远,赵祯一直担心他是不是抛不开心里的阴影,从此沉沦下去</p>

子澄言之有理,是朕疏忽了,子澄认为何时发动对辽作战最为合适</p>

许清是平夏主帅,这个问题真算起来,整个朝庭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了,赵祯私下先问他这不足为怪。</p>

越快越好,首先平夏大胜的余威尤在,军中士气可用,再则朝中改制初定,内部反对的声音也是最少的时候,再个辽国已对我大宋起了戒备之心,不能给辽国更多的准备;</p>

如陛下所说,辽国国土辽阔,而且适合骑兵作战,所以伐辽当以骑兵为主,明年,我大宋当有不少于十五万骑兵,足矣骑兵成军之日,臣认为就是伐辽最好的时机。</p>

大宋伐夏前原有五万多骑兵,伐夏之后得到大量战马,立即决定将骑兵建制增加到二十万,战马是现成的,钱粮更不是问题,大宋这回对所有的党项贵戚富户实行的都是抄家式的掠夺,他们的所有都被划归朝廷,而他们则全部被充作战俘迁往荆湖南路,就是能留在河套的党项人,大部分才产也都剥夺,只能成为佃农或帮迁去的大宋百姓放牧为生。</p>

大宋国库因此纯盈利接近一亿贯</p>

为了快速成军,兵源的选择上放松了一定限制,原来的青唐吐蕃河套汉人回鹘人羌人都被招入军中进行洗脑,到明年,大宋组成十五万善战的骑兵当不在话下。</p>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今后会慢慢淘汰,最终骑兵还是以汉人为主,随着汉民大量迁往河套河西,今后将不用担心缺少骑兵兵源了。</p>

感谢的白色翅膀的恶魔两位的支持谢谢</p>

第四百三十七章平辽之期</p>

第四百三十七章平辽之期</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