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血魂1937> 第139章:墨水战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墨水战场(2 / 2)

血魂1937 负凌云 更新时间 2021-07-15

“笔部队”的采访报道必须严格遵照军部的要求,从而完成“笔征”的使命。所以“笔部队”热衷于采访报道那些在日本已有知名度的士兵。友田恭助本名伴田五郎,1899年出生于东京,在应征之前是一位当红的话剧演员。在淞沪会战爆发后的第十天,友田恭助在进攻上海渡过吴淞口时中弹阵亡。《读卖新闻》随军记者真柄,冒着弹雨用摄影机在近距离拍下了友田恭助中弹倒下的过程,在日本国内播放后引起很大反响。</p>

“笔部队”更是长篇累牍不惜笔墨地渲染日军的“英勇”与“无畏”。《东京日日新闻》以“百人斩,大接战,勇壮向井、野田两少尉”、“百人斩,超纪录,向井106—野田105,两少尉延长战”为标题,刊登了这次骇人听闻的“百人斩杀人比赛”。此外还连续刊登该报随军记者浅海、光本、安田、铃木等4人,分别从江苏常州、丹阳、句容、南京发回的现场报道,详细报道了向井、野田两人在无锡横林镇,常州车站,丹阳奔牛镇、吕城镇、陵口镇,句容县城,南京紫金山等地刀劈百人的经过。这些报道不仅时间、地点明确,杀人过程及其数字清楚,而且还配发了图片!</p>

这些表面上文质彬彬的“笔部队”与穷凶极恶的枪部队互相配合,上下呼应,双管齐下,相得益彰。枪部队在战场上源源不断地杀人,“笔部队”笔征四方,不停地煽动“爱国主义”,为枪部队喝彩打气。“笔部队”是日本侵华文学的炮制者,也是侵华战争的煽动者、鼓吹者,是所谓“思想战”、“宣传战”的主体,是日本对华进行文化侵略和渗透的主力,在侵华战争中起到了“枪部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p>

由此可见,和日本人的歹毒用心比较起来,黄浩然发动的这场宣传战充其量不过是一次“言论反击”!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p>

</p>

要想答应这场阴暗面的较量,日本只能采用同样的宣传战反击回去!此时“笔部队”已经接到了东京的命令!</p>

当然,仅仅是这样的一场宣传战还不足以让稻叶四郎师团长下达让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最终让第6师团临时停下脚步的真正原因其实有两个,第一原因是第25集团军这支中国王牌突然出现在黄梅战场,使得第6师团感觉到了兵力不足,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发生在独山镇的一场“意外”战斗。</p>

独山镇位于位于风景秀丽的皖西地区,附近有一条公路,公路两侧山岭起伏,村落点点。这里土地虽然瘠薄,但民风彪悍。</p>

由于独山镇背靠着龙感湖,一旦占据这里,便可以渡过龙感湖穿插到和九江隔江相望的分路镇和小池镇,建立前进炮兵阵地,所以这一带没少打过仗。</p>

中原大战的时候,独山镇为了维持地方治安开始成立民团。颁布了独山镇乡团章程,勒令民户捐款买枪,费用按拥有土地的多寡摊派。</p>

独山镇规定,凡有土地一垧(十亩)以上的农民必须出钱买枪;无力单独购买者,联合几户合购一支。结果截至中原大战结束,独山镇下属各乡共拥有长短枪四、五千支,实力颇为雄厚!平日里不打仗的时候这些民团由县警察局派出的队长管理。</p>

而紧靠独山镇临近龙感湖的下新镇,也同样建立了好几支民团,拥有长短枪四、五干支,这就等于当地的民团规模有一个师左右!(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