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血魂1937> 第17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2 / 2)

血魂1937 负凌云 更新时间 2021-07-15

“那日本人组成的国会,怎么敢不批准天皇颁布的法律呢?!”</p>

“哦,对了,这一条真好,我们用它可以骗一骗西方人,但实际上却完全不妨碍天皇的权力。”</p>

“殿下英明。”乃木希典垂手答道。</p>

九岁那年,裕仁按照明治的安排,开始接受军事训练,并正式在日本陆海军任职,乃木希典有一次带他去横须贺海军基地参观,裕仁会见了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海军元帅,东乡元帅向裕仁介绍了对马海峡全歼俄罗斯舰队的战绩,并恳切地向裕仁说:</p>

“殿下,我大日本帝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将来可以为天皇陛下攻打支那和南洋。”</p>

裕仁看着联合舰队那些威风凛凛的战列舰,恨不得马上到支那的海岸去搏杀,为日本开疆扩土。</p>

1912年,明治天皇病重,裕仁被立为王储。当明治天皇举行葬礼那一天,乃木希典很沉着地对裕仁说:</p>

“太子殿下,永别了,我要追随明治大帝而去。”</p>

裕仁用力握着乃木的老手,眼睛看着远处灰色的天空冷静地说:</p>

“乃木老师,你是先帝的重臣,如果你随先帝而去,那他肯定十分欣喜。”</p>

乃木和妻子回到家后,向自己两个儿子的肖像深深鞠了一躬,按照传统的仪式,乃木妻子先自杀,但这个老妇人已没有力气将匕首刺入自己的喉咙,乃木很温柔地把闪亮的匕首,深深刺进老妻的喉咙,再用洁白的纱巾,将喷溅到妻子脸上的鲜血擦干净。</p>

然后,乃木用自己的佩剑剖腹自杀,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他切腹的姿势和动作十分规范,因此很快就魂归西天。</p>

其时,为明治自杀的日本人不计其数,甚至有人先捅死全家老小,再自杀,甘愿全家为明治殉葬。</p>

乃木希典的殉葬深深地打动了裕仁,在这之前,虽然周围的人不断地给他灌输天皇是神的概念,但由于他一直感觉到作为凡人的病痛苦恼,所以除了在进行那些神道教的宗教仪式时,他感觉不到自己是个神。在乃木自杀后,他对“天皇是神”有了强烈的感性认识,“就连这么个满脸花白络腮胡须的老英雄,也心甘情愿地为天皇自杀,那天皇不是神又是什么呢?”</p>

在明治死后,裕仁的父亲嘉仁继任天皇。果然,嘉仁体质赢弱,没有决断力,还有间歇性的精神病,他虽然身为陆海军大元帅,但对军事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p>

日本的元老重臣们感到深深的忧虑:支那刚进行辛亥革命,大清帝国已经灭亡,支那内部一片混乱,西方列强现身于欧洲的事务,世界大战马上就要爆发,而日本却没有一个雄才大略的天皇来领导。日本人这群巨大的蝗虫感到了丧失方向的危机,在嘉仁担任天皇的1912年到1926年,日本没有进行重大的对外扩张,虽然日本的元老和内阁心急如焚,认为嘉仁天皇是个无所作为的懦弱的天皇,但他们不能越过天皇,去做更多的事情。</p>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议会和首相的权力与日俱增,各个政党也变得更加有力,日本大众对天皇越来越不放在眼里。经过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的皇室完全崩溃,日本人开始对天皇制表示怀疑了,保皇派心里非常着急。</p>

好在还有裕仁,在裕仁父亲当政时,裕仁被保皇派寄予最大的希望,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亲自担任裕仁的老师,而在讲授的课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帝王学,他努力教导裕仁如何行使天皇的权力,并如何扮演有魅力的政治领袖;其次是军事,裕仁要学习军事战略与战术,要研究地图,了解各种兵器,包括战略舰、轰炸机的性能和在战场中的运用方法,其它的还有物理,经济,法律和国道等科目。</p>

很有意思的是,裕仁作为一个未来的领袖,这些教师却没有给他上哲学课。同样,所有的日本人都对哲学不感兴趣,也许是因为日本人有了天皇,就不需要再去研究那些无聊的抽象概念了,日本人很幸福,他们有明确、具体的信仰,那就是效忠天皇,在他们眼里,哲学,不过是那些无聊的白种人喜欢玩弄的抽象东西而已。</p>

作为日本的民族英雄,东乡平八郎是除天皇以外最受日本人尊敬的人,他非常详细地向裕仁传授了自己的战争经验:</p>

“1904年,明治大帝决定了对俄国的军事战略,那种战略是非常简单而有力的:我们将不宣而战,先发制人。”</p>

“噢?这样也可以吗?”裕仁惊讶地问道。</p>

“当然,这个世界都是胜利者说了算,你打赢了就一切都是你的了,如果失败了,宣不宣战又有什么意义呢?”</p>

裕仁听到这里,深深地点头称是。</p>

“当时我率领驱逐舰,直接向俄国瑟堡港的太平洋舰队进攻,一下子就冲进敌阵,发射鱼雷。结果大获全胜,使俄国人丧失战争斗志。”</p>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先发制人的目的,就是要让敌人丧失斗志,对吗?”</p>

“是啊,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小国,而且国土狭小,没有纵深,所以我们必须要靠开头的猛烈打击,让敌人沮丧投降,那样我们才能赢得胜利。”</p>

“好好,我认为所有的日本学生和军人,都必须认真学习你的这一套理论,这对我们日本非常的重要。”裕仁击节叹赏,指定所有日本军校必须教授东乡的战术,后来山本五十六就深得这一战术的精华,并将之用于袭击美国的珍珠港。</p>

裕仁的老师一边不断为他灌输知识,一边迫不及待地想让这个皇太子早日顶替他父亲的天皇位子,因为嘉仁长期陷入精神病的折磨,日本的元老们一致认为,他已经无法领导日本帝国。</p>

元老们对裕仁的考察,是1921年精心安排他去访问英国,这个腼腆得近乎木讷的小个子年轻人,在英国人面前的演出,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好感,英国人认为他会把日本带上一条和平发展道路。英国的空军大臣在陪同裕仁参观机场时,一时兴起,盛情邀请他乘坐英国最新的军用飞机,但这是未来的天皇需要绝对禁止的活动,裕仁的随行人员顿时目瞪口呆,手足无措,深怕裕仁不好意思拒绝而答应,如果出了事故,那日本岂不又要群龙无首了?裕仁却很从容地应对道:</p>

“能够乘坐一次英国的最好飞机,我当然很愉快,不过,今天没有这样的安排,我不能乘坐,实在感到很遗憾。”</p>

没有比这更完美的表现了,通过这次出访,元老们认为裕仁在重大事情上都有自己的主见,因此在他回国后,当年就迫不及待地让他摄政,实质上承担天皇的职责,而他的父亲则被废黜在一旁,日本天皇真的很神圣吗?对日本有用的天皇才神圣,没有用的天皇,不过是块多余的绊脚石。</p>

裕仁的国际法老师历作太郎向他传授这样的观念:</p>

“战争历来都是合法的,从来没有不合法之说,现在的国际法就是要为国家利益服务,战争是用来自卫的,而自卫的权利包括保护居住在他国的本国国民、生命财产,以及进行必要的扩张。”</p>

看到自己父亲嘉仁的下场,裕仁也感到所谓的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其实是一派胡言,只要元老们认为天皇不符合日本的需要,那么他们会果断地把天皇像垃圾一样扔到一边,然后从皇室里再挑出一个天皇来。从这件残酷的事实裕仁认识到:与其说是天皇需要权利来统治日本人,不如说是日本的民众需要一位天皇来增加他们的凝聚力,因为所有的日本人都有服从的天性,没有天皇,他们不过是一群无头的蝗虫,不知道该飞到哪里去。</p>

裕仁下决心扮演好这个领袖的角色,尽管他并不具备领袖的心胸和智慧。国际法教师还教导说:</p>

“白种人和黄种人必定会发生冲突和竞争,因为白种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扩张,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资源地,而日本做为一个后起的强国,世界并没有给他留下很多资源,所以除了从白种人的手里去争夺外,别无他法。”</p>

基于这种理论,裕仁率领下的陆军和海军,修订了大日本帝国的作战对象,苏联是头号敌人,美国第一次被列为第二号敌人,而支那则是第三号敌人,日本的海陆军开始以他们为假想敌,制定未来的战略。</p>

此时,裕仁的婚事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皇室为裕仁挑选了久迩宫良子作为太子妃,虽然良子像大多数日本女人那样,相貌平平,但她从小就和裕仁一同玩耍,有着青梅竹马的感情,因此这种选择也算顺理成章。</p>

其实和支那女人相比,日本女人的眼睛细小,身材小巧,并不显得十分性感,尤其是她们的大腿,由于经常跪坐和盘腿坐在榻榻米上,因此非常粗大,大多呈现出O型的罗圈腿。腹部缩小得比胸脯还要细,从背脊到腰身到臀部都是笔直的一条,没有任何凹凸,整个身躯和脸庞以及手脚相比,瘦弱得不成比例,一点没有厚度,使人感到这不是**,而是一根上下一般粗的木棒。</p>

虽然有这些不足,但日本女人非常擅于化腐朽为神奇。尽管她们的身材十分糟糕,但却能用和服遮掩这一弱点,把粗大畸形的大腿,恰到好处地包裹起来,马上就变成了娇艳柔美的大美人。</p>

和服的艺术,除了能把这些缺陷最大地遮掩外,也能够把日本女人的美,最大程度地呈现出来。日本女人的最迷人处,是她们的脖颈,在擦满了白色的香粉后,美丽的脖颈,柔嫩的肌肤,在和服特意留出的最大空档中,女人们可以借此争妍斗丽。</p>

而脖颈的这种美,尤其在女人跪坐在榻榻米上,最能为男人尽收眼底。所以可以说,是日本的文化造就了日本的女人,而日本的女人又需要日本的和服去衬映,去突出她们的美,反过来又强化了日本的和服与榻榻米文化。</p>

但是良子的入选引起了日本政界元老山县有朋的不安,因为这将使得久逊家族的势力更加强大,他找到一个重要的依据:久逊家族患有色肓遗传症,作为未来天皇的母亲,良子也可能携带色肓基因。山县有朋组织了一批医学专家,对良子全身进行彻底的检查,但这些医学专家既不敢得罪山县有月,更不敢招惹日本皇室,因此就得出了一个暧昧的结论,良子视力正常,但后代出现色盲的概率为百分之五十。</p>

久逊家族一看势头不妙,就求助于和日本皇室有密切关系的著名黑社会组织黑龙会,黑龙会的头目头山满派出武士径直闯进山县有朋元帅的家里,直截了当地威胁道:</p>

“如果我能够得到你老婆的性命,我将不胜感激。”</p>

山县有朋军人出身,他对这种威胁毫不畏惧,因此两派进入僵局,眼见东京就要卷起一场血雨腥风,最后皇后操纵那个精神病天皇说了一句关键的话:</p>

“听说科学家们也常犯错误。”</p>

这才为这两派的争执划上了句号。</p>

但这并不等于裕仁的婚事就可以顺利举行了。随即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东京和横滨的大部分地区被夷为平地。日本人相信,当天照大神对在位的天皇不满时,日本列岛下的那条鲇鱼就会翻滚,从而引发地震,虽然日本政府为消除民众的这种迷信,把问题引向了在日本的朝鲜人和支那人,为此还屠杀了无辜的六千朝鲜人和六百支那人,但日本皇室认为马上完婚不合时宜。</p>

良子的父母担心极了,好不容易和天皇家族攀上亲,夜长梦多啊。他们拼命贿赂内大臣牧野伸显,终于可以举行婚礼了。这时,一位日本青年出现了,又差点使这场婚礼永远无法举行。</p>

这名青年名叫难波大助,虽然出身于世家,但对日本社会的黑暗十分不满。他想来想去,认为只有刺杀皇太子裕仁,才能警告日本的特权阶层,以便对日本社会进行改革。难波大助预先准备好一支改装的拐杖枪,等候在裕仁出席国会开幕式必须经过的虎门公园,他提前悄悄在厕所里装上子弹,混迹在欢迎的人群中,当裕仁的车队在十字路口缓慢拐弯时,难波突然冲出来,举枪朝着车里的裕仁猛射,由于紧张,子弹没有击中裕仁,司机立刻提速,躲过了难波连续射来的子弹,难波被当场逮捕,随即被执行死刑。</p>

在这两件事情发生后,日本皇室经过紧急商议,认为此时举行一场盛大的童话般的婚礼,可以一扫天灾**给日本带来的晦气,于是,裕仁和良子就匆匆忙忙地结婚了。</p>

1926年圣诞节,大正天皇终于去世,二十五岁的裕仁正式成为124代天皇,按惯例枢密院马上召开会议研究裕仁的名号,最后确定为昭和,“昭和”取自中国的《诗经》:百姓昭明,万邦谐和,也就是昭示和平的意思。东乡平八郎用日本人特有的逻辑,是这样解释“昭示和平”的:</p>

“不错,我们是要进行战争,但是我们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通过战争最后达到了和平,也就是像世人昭示和平了。”</p>

在裕仁登基以后,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军队的最高统帅,可以直接向军队下令,而不必再和任何人商量。半年后,他即下令陆军向支那的山东两次出兵,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济南事变。</p>

从1927年起,裕仁的登基大典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数百年前曾经效忠天皇的人,都被从历史的旧纸堆中翻拣出来,由裕仁慷慨地追授了勋章和爵位,从道町县直至各个村落,所有的政府机构都搞了一系列的献忠工程,到处是天皇像供奉所、忠魂碑之类的东西。</p>

全体民众都被动员起来了,日本人发挥了最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次裕仁出行,田中剑雄就要带着他的小学生们,和其他上百万小学生一起,把裕仁要乘车经过的铁轨,一寸一寸地擦得精光锃亮,一尘不染。</p>

一千多年前,神武天皇在诏书说过一句话:“以全世界为家,并统一之。”,用日本话来说,就是“八紘一宇”,这是历代天皇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满洲的局势非常好,而拿下满洲是实现“八紘一宇”的关键一步,裕仁在心里感到很欣慰:</p>

“未来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做出比明治大帝更伟大的成绩,现在就让我来完成明治大帝未尽的事业吧。</p>

“要实现任何伟大的梦想,都必须做出巨大的牺牲,在实现大日本帝国的目标时,我们必须牺牲支那人,强者必须统治弱者,只有天生的弱者才会认为这是残酷的,我们要用战争来消灭战争,用武器来创造和平。”</p>

虽然他心里这样想,但在进行完登基大典后,裕仁对世界发表的敕语,则是只一套说词:</p>

“我希望能永保世界和平,造福于全人类。”</p>

现在每每想到这句话,裕仁天皇就忍不住有些想要发笑!</p>

站在靖国神社门前,裕仁天皇看着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的内阁成员们,此刻他的权力欲得到了巨大的满足。</p>

他刚才已经把话说的非常决绝了!现在轮到他的内阁大臣们去实现他的要求了!</p>

日本的权力机构是很奇怪的,在1889年通过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处于整个国家权力颠峰的,是“万世一系,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其次,才是一些元老形成的枢密院。再往下,才是由皇族、华族和一些议员组成的贵族院,和贵族院共同构成帝国议会的众议院。</p>

其后,才轮到内阁。因此,内阁首相在日本的权力机构中,不过是个办事员,而不是决策者。这有点像清朝的军机处,而首相则是领班军机。虽然首相听起来很有权,但内阁中最重要的陆军大臣,可以不听他的命令。如果陆军大臣不同意首相的意见,他可以以辞职进行要胁,如果陆军大臣一辞职,整个内阁就必须垮台,因此首相的权力更多取决于陆军大臣的眼色。</p>

现在陆相坂垣征四郎已经因为武汉的战事受到了天皇的责备,看来近卫内阁的日子很快就要开始变得难过起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