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宋的天空> 第七十九章 太宗即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九章 太宗即位(2 / 2)

大宋的天空 墨尚花开 更新时间 2023-04-16

买凶杀了乞丐。

听兵马司的奏报,赵光义道:“卿能如此用心,三天内如期结案,很好,是否还要再复查一下,不要冤枉了好人,更不要跑掉坏人。”

又过了几日兵马司回奏:“经过严密查访,确认是房主买凶杀的人无疑。”

赵光义点头,“那就把供词和那把案犯的刀拿来,给朕一观。”

赵光义吩咐王继恩道:“将朕的刀鞘拿来!”很快,王继恩将刀鞘呈上,赵光义取刀在手,将刀入鞘,严丝合缝,显然是原刀原鞘,如假包换。

赵光义拍着桌子大怒道:“尔等如此办案,如此敷衍了事,能不妄杀好人吗!如果我大宋官员都像尔等做事,我大宋将成何体统!”

宰相薛居正一看势头不对,立即跪倒:“皇上圣明,臣等知罪。”文武百官也一起跪倒,“臣等知罪”。@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登基三把刀。这是赵光义登基以来的第一刀。此事被记载在蔡绦的《铁围山丛谈》里。

拿一个乞丐开刀,这真正的案犯是谁,你品,你细品,文武百官也都犯糊涂了。这乞丐也算是为国捐躯了,起码也是大宋第一烈士。

整顿完社会治安和吏治这些国事,接着就是要整顿官员的家事,大宋二世天子赵光义属于那种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主子。

◆辣手摧花

大臣王宾,许州(今河南许昌)许田人,善骑射,十几岁时就跟随宣祖赵弘殷(赵光义的父亲),出生入死,南征北战。

王宾为人忠厚老实,办事谨慎,太祖赵匡胤时官拜署府中右职,赵光义即位,升为东头供奉官,被派到亳州去做监军。

监军这个官职为正八品,级别不是很高,权力却很大,多半是由皇帝比较信任的大臣担任。州府兵马都监,掌管本路厢军屯戌、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特别重要的冲要之地,往往以知州、知府兼本路兵马都监。

朝廷明确规定,外放到地方的官员,是不允许带家眷一同赴任的。王宾这么老实的一个人肯定是不敢把老婆带到亳州的。

王宾的老婆是个有名的悍妇,典型的河东狮,嫉妒心强,爱吃醋。她生怕王宾到了亳州之后,包养小妾或者到处眠花宿柳,于是不顾王宾的劝阻,无论如何也要跟着王宾去亳州。

监军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委,掌管的就是国家法度,王宾不敢知法犯法,只好向赵光义奏明实情。

赵光义下诏,将王宾的老婆召回京城,不准她再去亳州。王宾的悍妇老婆当然不服,赵光义大怒,命令侍卫将这个老娘们重责一百大板。打了人还不解气,又将她配给忠靖营的士卒为妻。

王宾心里这个气啊,本来指望你皇上帮忙劝一劝也就拉倒了,没想到自己最后把老婆给害了,搞了个家破人伤。

那些赐给军卒做妻子的人,大多是重刑犯的妻女,实际上就是奴隶身份。大宋好像流行这种赐婚方式,上行下效,《水浒传》中,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就是因为犯了错,被大户人家的老爷赐给武大郎的,否则,凭着武大郎又矮又丑的实力,能娶上老婆,似乎有点天方夜谭。

士可杀不可辱。王宾的妻子应该也就三十四岁,人家好歹也算是京官的家眷,哪里受得了如此羞辱。诏令下达后没过几天,人就死了。以她刚烈的性格分析,估么着她是自杀身亡的。

此事在《宋史》和纪晓岚的《容斋随笔》里都有记载。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王宾违反国家规定把老婆带到了亳州,受处罚的应该是公务员王宾。朝廷依法罢了他的官,让他回家卖红薯也就是了,何必兴师动众打人家的老婆,败人家庭,将王妻赐配给军卒更是毫无天理,这是哪家的王法。

清官难断家务事。作为一国之君,赵光义不走正规渠道私自办案,还是开封府尹的做事风格,不念王宾几。

十年追随之义,痛打了王妻,可谓是无法无天、无情无义,只有无道的昏君才干这种蠢事。

新皇上任三把刀,这是第二刀。赵光义这种辣手摧花、无赖断案的方式,虽然不近人情,但是杀鸡儆猴的目的还是达到了。大宋的文武百官,即使家中也有河东狮吼的,也收敛了许多。

为了安慰王宾,赵光义反过来加封王宾为宾仪鸾副使,领内酒坊,回到京里做了皇家仪仗队的官。

王宾活了七十三岁,后来做过扬州兼淮南发运使,把毕生的积蓄都用来供佛,超度亡妻。

担任黎阳(今河南浚县)护军时,他发现一个残破的古寺基座,于是自己出奉银修复古寺。掘地丈余,发现数尊石佛和石碣,上面竟然有王宾的名字,“宾异其事以闻”,王宾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了。后来,赵光义为该古寺赐名为淳化寺,并赐新印经文一藏、钱三百万。无错更新@

◆威震南方

赵光义登基,金凤颁诏,布告天下。

诏书送至吴越钱塘,吴越王钱俶立即派人到开封朝贡祝贺,同时在宫中布置太祖赵匡胤的灵堂,亲率钱塘大德高僧,为赵匡胤举办了一场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

水陆***不仅仅是超度六道众生,同时也是护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佛寿绵延、消灾免难的佛门盛事。

诏书送到割据泉、漳二州的南唐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手里,陈洪进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到开封朝贡祝贺,赵光义封陈洪进为检校太师。赵光义敲打着桌子告诫陈洪进,“想明白了点,为了九州统一大业,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只说不干光耍嘴。”

陈洪进犹豫了片刻,“臣……!”话未出口,赵光义道:“朕知道了!”

赵光义知道什么了呢?看到陈洪进犹豫的神情,他立即想到一个人,南唐后主李煜。陈洪进是南唐清源军节度使,他不肯归降,也是有原因的,所谓,忠臣不事二主,他的头上有一个真正的主子,那就是李煜。

“李煜……”赵光义哼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新皇上任三把刀,这第三刀,赵光义已经想好了。

陈洪进的心里登时一惊。。<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