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宋的天空> 第八十二章 征伐北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 征伐北汉(2 / 2)

大宋的天空 墨尚花开 更新时间 2023-04-16

赵光义听闻此事。立即下了一道谕旨,鼓励曹翰道:“卿智勇无双,西北面非卿不能当也!”

话说到这份上,曹翰也只得听从诏命,见好就收,该干嘛干嘛了。

太平兴国四年(979)二月初七,赵光义任命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沈伦为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宣徽北院使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枢密承旨陈从信为副。大宋皇帝出征、巡幸,都会在京师设置大内都部署,负责掌管京城治安和弹压之事。

二月,赵光义御驾亲征,侄子赵德昭随驾出征。大军从帝都开封出发,直奔镇州(治所在真定,今河北正定)。

二十九日,赵光义到达澶州(今河南濮阳),“观鱼于河”,在黄河边观赏黄河大鲤鱼。@*~~近侍突然来报,说有一个穿绿衣服的地方小官跪在路边。

,高呼万岁,要献“封事”,请求见驾。绿衣在当时是县主簿的服饰颜色,属于从八品,想见皇帝,他还不够资格。大军出征之时,有人吵着要见驾,说不定事关军国大事,赵光义答应,让他来见。

很快,绿袍小吏被带至驾前,此人三步并做两步,见到赵光义,立即跪倒山呼万岁!.br>

宋太宗道:“你叫什么名字?见朕有何要事!”

主簿高高举起手中的小板板,回道:“这是臣的手板,圣上一看便知。”手板也叫笏板,只有当官的才有,是古代官员上朝时用来记事的工具,相当现在的笔记本。

近侍将手板接过去,检查了一下,没发现什么猫腻,方才转交给赵光义。

赵光义接过手板一看,见上面写着:“临河县主簿宋捷”,顿时龙颜大悦。人们做事情,都喜欢讨个好兆头,“宋捷”这名字起得好啊,这分明预示着大宋此次出兵,必将捷报频传,大获全胜。

赵光义十分高兴,立即下令,将主簿“宋捷”立即官升三级,封作监丞,官职是从六品,随军出征。

从小县城直接调到中央,成为皇帝身边的人。好家伙,“宋捷”这个马屁拍的,连皇上都被搞晕了。

赵光义兴奋地说道:“我大宋此次出兵必胜!”

顿时,三军群情激荡,齐呼:“必胜!必胜!必胜!”雷鸣般的口号,响彻云霄。

三月初一,赵光义到达镇州,大军在此驻扎。

三月初八,赵光义突然接到前方的战报,郭进攻破了北汉的西龙门寨,生擒一千多俘虏。郭进一个没杀,全部送到皇上的中军行营。开门大吉,宋军士气大震。

◆白马山之战

郭进在石岭关与引进使、汾州防御使田钦祚汇合。田钦祚曾因“三千打六万”,而扬名边塞。

经过地形勘察发现,石岭关向东约一百四十华里,胡汉交界处的白马山(今山西盂县境内最高的一座山)一带,地势险峻,向北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滹沱河,是胡汉之间的界河。

郭、田二人商议,分工御敌,由郭进率军作为第一战队,主动迎敌,在白马山拦截契丹,歼敌于国门之外;田钦祚坚守石岭关,作为第二道屏障。

契丹这边,辽景宗耶律贤收到北汉的求援信,立即派南院宰相耶律沙为主帅,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四儿子冀王耶律敌烈为兵马监军,枢密副使耶律抹只为副将,率军从“间道进至白马山”。

北汉是契丹的南面防线,是阻止宋军北伐的第一道防线,有北汉在,大宋要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对于契丹来说,北汉绝对不容有失。

这次,大宋新皇赵光义御驾亲征北汉,辽景宗耶律贤不敢大意,又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接应,再令左千牛卫大将军韩託、大同节度使耶律善率军支援。契丹三路大军,互为犄角,层层推进,兵力总数超过十万,这是历年来援助北汉从未有过的。

大宋这边,郭进与田钦祚商议已定,大军连夜开拔,直奔白马山。

郭进,深州博野(今河北博野)人,出身贫寒,身强体壮,倜傥任气,勇力过人,在巨鹿(今河北巨鹿)富户家做佣工,喜欢结交豪杰侠士,江湖朋友。富户家的儿子认为郭进是个祸患,想谋划杀他。@富户家的儿媳妇竺氏听闻此事,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郭进。郭进于是逃离博野,来到晋阳,投奔驻守晋阳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他的帐下当了侍卫。

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郭进因而平定河北诸郡有功,累次迁任乾、坊二州刺史。

郭威称帝,建立后周,郭进升为淄州刺史。由于郭进在地方颇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吏民多次请求朝廷为郭进立碑颂德。

赵匡胤称帝,建立大宋,升任郭进为洺州防御使、西山巡检。之后,郭进与曹彬、王全斌攻入太原境内,俘获。

数千人。大宋有两次征讨太原,都是以郭进为行营前军马军都指挥使,河东道、忻代等州行营马步军都监。

赵光义即位后,任命郭进为云州观察使,判邢州,仍旧兼任西山巡检。

三月十六日,郭进率领人马刚到白马山,就与耶律沙带领的契丹援军,骤然相遇,两军之间只隔着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涧。

身为皇亲国戚的耶律敌烈好大喜功,坚持一鼓作气涉涧攻击宋军,副将耶律抹只也主张进攻。耶律沙还在犹豫是否出兵,耶律敌烈与耶律抹只已经率领所部人马,强行渡河。

北方的三月,依然春寒料峭,湍急的河水,冰冷刺骨。耶律敌烈与耶律抹只率所部人马横渡涧水。一时间人喊马嘶,契丹骑兵挥舞着战刀,蜂拥杀来,耶律沙在后面指挥大军,随后跟进。@*~~

两军相接,无须多言,直接开打。趁着契丹兵渡河未半,郭进率领宋军向称雄野战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契丹铁骑首先发起攻击,山涧之间,宋辽两军之间的一场血腥屠杀,就此上演。这一战,也揭开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余年的连番血战。

耶律敌烈率领的少数骑兵抢先渡过大涧,后面的人马还没来得及跟上,就被郭进的人马给包了饺子。

一场激烈的厮杀过后,“敌烈及其子蛙哥、沙之子德里、令稳都敏、详稳唐筈俱没”。耶律敌烈及其子耶律蛙哥、主帅耶律沙的儿子耶律德里、令稳都敏、详稳唐筈大辽上将,全部在混战中被宋军当场斩杀。

契丹兵顿时溃不成军,仓皇向北逃窜,郭进乘势冲过大涧,击破辽军中军,辽军全线崩溃。

若不是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赶到,救了主帅耶律沙与副将耶律抹只,郭进定会全歼这支辽军。

白马山一战,契丹损失大将,这是契丹兵与大宋对阵以来,少有的一次惨败,也让北汉等待契丹援军的梦想彻底落空。

白马山一战,使得大宋攻打北汉的外部威胁彻底解除。

◆英雄之死

这边,郭进率领宋军在与契丹拼死厮杀。田钦祚在后方石岭关也没闲着,他利用自己监军的权利,“恣为女干利诸不法事”,大搞外快赢收。不但克扣粮饷,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进行着倒卖军粮和器械给北汉的贩卖牟利之事。

田钦祚为人,阴险狡诈,积习难改。当年,他身为都监,跟老将高彦晖一起平定蜀地之乱,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明知道前面有埋伏,田钦祚还故意指责七十多岁的老将高彦晖,让他领兵向前冲。结果,宋军被人包了饺子,老将高彦晖与部下十余骑,全部战死。喊杀声一起,躲在最后面的田钦祚,自己首先逃之夭夭。

这回,郭进领军在前线浴血奋战,田钦祚的不法行为,引起很多将校的不满,很快有人将状子告到郭进这里。

郭进命人将契丹将领和士兵的头颅,运往太原,希望以此震慑北汉,动摇他的军心和民心。接着,郭进留下一部分人马,继续镇守白马山,率余部人马返回石岭关。

郭进大胜而回,田钦祚内心还是有些后怕,他也怕郭进把自己的不法之举,告知皇上。那样的话,不但自己的乌纱帽不保,弄不好,小命也玩完了。

狗与狗见面,不是互吻互舔就是互斗;人与人见面,不是互演互骗就是互害。所谓恶人先告状,先下手为强,田钦祚仗着自己是皇上钦点的监军,皇上的亲信,反而跟没事人似的,表面上依旧谈笑风生,背地里开始找郭进的岔子。同这样的人共事,郭进算是倒了霉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主帅郭进虽然没有力量约束田钦祚,对他进行军法处置,但也在屡次的言谈中显露出来对田钦祚的不满,甚至讥讽。

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笑起来,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跳起来,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活过来,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死死的。田钦祚可不是省油的灯,郭进竟然。

敢当众冒犯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由此怀恨在心,开始事事挑刺制肘,甚至不惜破坏郭进的军事行动部署。

内心强大的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中和嘴上。如果你太在意别人的言语和看法,那么你的生活将会活成一条裤衩,别人放什么屁,你都接着。

“钦祚性刚戾负气,多所忤犯,与郭进不协,进战功高,屡为钦祚所陵”。郭进是个武夫,战功很高,性情却是刚烈得一塌糊涂,经常被田钦祚的话给气得哇哇乱叫。

人有没有被话给噎死的,史书上说:“(郭进)心不能甘,遂自缢死。”监军田钦祚总是有事没事找话刺激侵犯郭进,郭进不甘心又无奈,终于忍无可忍,于是自杀而死。

抗辽征北第一英雄,头号功臣郭进,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而且是自刎而死,时八岁,田钦祚遂以郭进暴死的名义上报给赵光义。

一个名满天下的大功臣,一个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的大英雄,心胸有这么狭小到看不开生死吗?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郭进之死至今都是一个谜,这件事也许只有田钦祚知道。一个是贪赃枉法,总想瞒天过海,怕事情败漏;一个是刚正不阿,眼里揉不进半丁点沙子,二人早已势同水火,针尖对麦芒。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诺大的军营,当官的想处死一个人,跟碾死一只蚂蚱没多大区别,可以说易如反掌。

郭进的一生战功赫赫,深受百姓的爱戴,是一位难得的好官,更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_o_m赵光义得知消息,心中痛惜郭进良久,追赠他为安***节度使,派宦官护葬。后来赵光义得知郭进的死因,勃然大怒,于是罢去田钦祚监军,将他贬至房州团练使。

郭进的离奇死亡,让赵光义在镇州再也不淡定了,“好家伙,朕不发威,你们都以为朕是只病猫!朕要整顿军纪,朕要发飙杀人……!”

大宋中军主力部队,立即整顿装备,拔营起寨,以风卷残云,摧枯拉朽之势,向太原进发。北汉,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