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第十八章 况钟修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况钟修桥(2 / 2)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小一号 更新时间 2021-07-22

后有苏曲传唱:“宝带桥头鹃啄花,金阊门外柳臧鸦。

吴姬卷曼看花笑,十日春晴不在家。”

要说苏州有名的桥多,水多,更有名的则是苏曲和娇娘。

苏娘们多温柔娇美,善于弹曲和传唱,官员和士子们皆往返流连期间。

况钟一边修桥,一边历清全府的粮食赋税,申请免除历年积欠五百余万石的粮食赋税和减免盐碱地三十万石的粮税。朱瞻基忍痛批准了,他感觉苏州府就是一个大坑。

一日,况钟感慨于昔日官坊的繁荣,打算实地打探一番。

“老爷可是做官?”

“老夫乃苏州知府。”

“啊,原来是况青天况老爷当面,奴家招待不周……”

“无妨,今日来是想了解一下你们的生计如何,不知可否相告。”

“老爷想知道什么,奴家就答什么。”

“据说京城打算出五张官坊的牌照,作价一万贯让众多商家竞拍,也不知道花落谁家?”

“奴家也听说了,我们怎么能跟京城相比呢?”

“也不要妄自菲薄,听说你们生意大不如前,可是为何?”

“是啊,现在也只有几个相熟的老顾客来听听曲了,好多姐妹都到地上讨生活去了。”

“老夫给你们出出注意,你看怎么样?”

“好啊,好啊,老爷想出的注意肯定是好的。”

“你姑且听听,我就随口这么一说。”

“您请。”

“你们合起来搭台唱戏,不知可否?”

“唱戏,可是没有戏文,只能唱个曲。”

“老夫倒是有一个故事,也能胡乱地作些曲儿,可是这些谈情说爱实在是不在行。”

“哦,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就是这个,你自己看吧,老夫也是在别人那里听来的。”况钟递给她一张纸。

“梁山伯与祝英台?”

“好凄惨的故事哩!大人,奴家一定和姐妹们把这个故事搬上戏台,到时候还请老爷前来欣赏听曲!”

“好,好,一定,一定,今天就到这里了,告辞!”

“唉,大人请留步!”

况钟也没有回头就走了,原来他留下了一张五百文的新币,这张新币就成了她一生的珍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