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穿越架空>大宋帝国征服史> 第十六章 商战(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商战(上)(1 / 2)

大宋帝国征服史 cuslaa 更新时间 2021-10-04

 洪流奔涌,江水翻腾。</p>

滔滔大江,出昆仑,绕金沙,滋润着蜀地,直至夔州之西,汇入千山万壑。万里长江,至此便如巨龙遭锁,被紧紧困在巫山群峰之间。奔腾洪流,为之一束。三百里水路,跌宕起伏,千百座山峦,雄伟险峻。此地号为三峡,正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为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p>

三峡之中,江水湍急,礁石丛生,险滩重重。舟行峡中,若顺流而下,船速如飞,见险滩礁石擦身而过,却要战战兢兢。若逆流而上,纤夫拉船,三日也不过百里。</p>

蜀道之难,此为第一。</p>

九月秋汛,江水更急。</p>

一叶扁舟穿行在江水之上,满满载着一船的货物。船舱之中,一个身穿青袍的商人正跟船老大争执着。</p>

船老大摇着头:“东翁!这不是嘉陵江,这里是瞿塘峡,前面就是崆岭滩!‘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的崆岭滩!东翁再东拉西扯,让小人分了心,满船老小绝无一丝活路!”</p>

青袍商人打躬作揖:“唐某只求老兄点个头,何须这般作难!”</p>

“东翁,贵号用小人的船来往蜀中内外已有十多年了,可曾出过一次篓子?为何,还不是因为小人生平谨慎,从不贪快之故。不是小人自夸,三峡险滩遍地、礁石丛生,每年沉掉、翻掉的船只怕不有数百艘之多。但小人却是平平安安的走了三十多年的船。在三峡水道上讨口饭吃的几千船工,小人若认第二,便没了第一。</p>

但就算是小人,如今却也不敢不经许可就私入夷陵。放船过三峡容易,但夜入夷陵港却是千难万难。那些车船,各个安着霹雳炮,一声响后,什么船都完蛋。小人还想多活几年,看着儿子娶上浑家,不敢点这个头。”</p>

青袍商人一指舱中存货:“唐某此行,船上带得全属上等蜀锦。若能顺利抵达夷陵,卖出后足有万贯之利。唐某愿割让一半与贤父子,只求能入夷陵得一个万全。”</p>

船老大脸色阴晴不定,回头看了看儿子,最后一咬牙:“也罢,就为东翁赌上这条老命。真有五千贯身家,也不需再做这短命营生!”紧紧盯着青袍商人的眼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东翁可不要到时不认。”</p>

“老兄放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唐某行事但求一个信字,既然说出来,就没有反悔的事。只要老兄将唐某和这船蜀锦安安稳稳的送到夷陵港,五千贯真金白银便马上兑付给贤父子。”</p>

巫山十二峰,插天穿云,如一支支利剑直刺天际。乱云飞渡,峰谷间,冉冉白云聚散不定。抬头上望,千山障目,唯有一线天色直直投下,正应了三峡险秀。</p>

水势汹汹,涛声隆隆,宛若水底应龙咆哮。小船奔行在江水中,时而在浪尖摇摆,时而又降入谷底。</p>

船老大上半身赤裸着,黝黑的肌肤,劲瘦如铁,把着船舵的双手看上去竟比格木舵干还要硬上三分。</p>

船行至水流舒缓处,他便放松手脚,同着一众水手一起唱着跑船的调子,歌声苍劲,悠然往返于群山间,与涛声唱和,有猿啼伴奏,隐隐有出尘之意。</p>

若到了险滩危地,神色顿时一凛,双目如电,紧紧盯着前路。倚着水势,左右推舵。一声声大喝中,小船跳荡在浪涛间,却如落叶一般轻盈。</p>

青袍商人此时却蜷缩在小船舱底,右手不住拨着念珠,口中念念有词。从少年时跟着家中长辈出外,到如今自家,一卷金刚经翻来覆去念了不知几千几万遍,只要小船尚在三峡中,便还是要持诵一通。</p>

船行如飞。</p>

李太白乘船东往,朝辞白帝,暮宿江陵。两岸猿声相伴,须臾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而青袍商人所乘小舟,离开白帝城后也不过半日,向西望去,尚是红霞满天。向东却只见着两山如门,夹水而立。船头一浮一沉,瞬息数里,转眼间,便穿门而过,重重山势到此一收,眼前便是一片开阔。</p>

江水徐缓了下来,涛涛水声也化作柔柔细语。水势平缓,但船老大的心却提了起来,真正危险的地段才刚刚到来。</p>

夕阳已落入山中,夜色正如期盼中的那样渐渐降临,正当青袍商人和船老大要将心放下去的时候,船老大的儿子却突然盯上了一里之外的江面上一团模糊的黑影。</p>

“不好!”</p>

“阿也!”</p>

两声惨叫。只见蒙蒙胧胧的黑暗中,火光突的一闪,船舷边的江水中便顿时腾起一根数丈高的水柱。水柱斜斜落下,崩落的江水哗啦一声冲刷在甲板上,船老大和水手们从头到脚被浇得透湿。</p>

一星星火光接二连三的亮起又熄灭,猛烈的惊雷也随之一放一收,船头、船尾,便是一根根水柱腾起又落下。</p>

“是巡检司的缉私队!”更多人的惨叫起来,辛苦了许久,还是没能逃过去。</p>

轮桨拍水声渐传渐近,两艘梭形车船一左一右的贴靠上来。几条带着挠钩的搭板将三条船扣在一起,十几名巡检司官兵便接连跳了上船。几人站在船头,刀剑出鞘,几人却钻进了船舱中。</p>

“谁是东主?”刚落地,一个军官模样的中年人便在船头上大声问着。</p>

青袍商人脖子一缩,向后退了两步,想躲在后面,却被船夫们一拉袖口,一起推了上来。</p>

军官看了他两眼,摇了摇头,“要钱不要命的家伙!等着被砍头罢!”</p>

下舱验货的士兵从舱口探出头来,惊喜的叫道:“都头,都是蜀锦!”</p>

“蜀锦?!”都头和士兵几乎是在欢呼。士兵们将声音压得低低的交头接耳。</p>

“一日顶得三日粮,真是发大了!”</p>

“张西官、刘四一他们两队见了,可不得要流口水……尽是蜀锦呐!”</p>

都头也是大笑着一挥手,“快,回港!”</p>

搭板收回,货船在两艘缉私船的监视下,亦步亦趋的跟着往夷陵港行去。</p>

缉私所得等同于战利品,照规矩按三三四分成。公库三成,军官三成,士兵四成。这两月,大批的缴获,让驻扎夷陵的巡检司船队日夜不息的巡视江面,连只水鸟也不放过。</p>

夜幕之下,隔着车帘,王有义带着两个随从正望着港口中兴致高昂的一众缉私士兵。</p>

一个随从笑道:“以利诱之,果然是比强令更有用。”</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