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穿越架空>一八六一> 第七十二章 烽火漫金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 烽火漫金陵(1 / 2)

一八六一 玉葬沉烟 更新时间 2019-09-15

 就在曾纪泽在上海推行洋务,并与李秀成部太平军激战之时,湘军亦同时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东征。

继剿灭陈玉成部,扫清皖北战场之后,湘军曾国荃部、多隆阿部、鲍超部、杨岳斌(因避同治帝讳改名)部水师,沿江东下,先后在西梁山、金柱关、芜湖等金陵上游险关要地与太平军展开激战。至5月下旬,曾国荃部进抵天京城下,屯兵于雨花台,其进军之速度之快,实令人惊奇。

1862年5月底,湘军水陆全军悉数从上游顺江而下,先后抵达天京城外,曾国藩对各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曾国荃陆师18营共9000人的兵力,加上少数亲兵,屯扎于天京南面雨花台一隅;彭玉麟统帅水师18营协助,兵力约9000人,8营深入天京护城河口,卫护粮道,保证水路交通接济;同时,曾贞干10营5000人兵力驻守三汊河,江东桥一带,傍水筑垒,以保以路之粮道。经过这样的部署,曾国荃凭借与安庆曾国藩大营联系畅通无阻的后备优势,开始了围攻天京的军事行动。

然而,原本曾国藩制定了四路合围天京的作战计划,但期间多隆阿奉命入陕、鲍超在宁国一带与杨辅清部激难分胜负,冯子材部只防守镇江。各部人马均为太平军的激烈抵抗所阻,未能如期进抵天京,这就使得曾国荃部成为了深入天京城下的一支孤军。

在天京会战的最初,形势一度对太平天国有利。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一面调集路人马增援天京,一面向朝廷求援。但各部为皖南太平军所阻,远水难解近火,而朝廷实在无法解决,力陈无兵可拨之苦,着令曾国藩自为筹计,自行调拨。

无计可施之下,曾国藩只有一方面调拨军火粮饷、源源不断的供向曾国荃军,一方面又为曾国藩制定了修建防御工事,挖筑深沟高垒的自立之道。

曾国荃不遵曾国藩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一意专行,孤军深入,此时方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遂不敢再轻举妄动,利用6、7月间太平军援军未到的时间,日夜构筑防御工事,与天京太平军守军径相抗衡,执行结垒自保、等待战机的既定方针。

天京城外突然出现的湘军是洪秀全所意想不到的,在惊骇之余,他下诏急令苏沪李秀成大军火速回救天京。

李秀成的最初方针是从苏州调运大量军火粮食,并抽调一部分军队,支援天京,增强天京的军事本备防御能力,两年之后,湘军围久必惰,无战斗之心,再与其战,一举可解围。

然而,洪秀全的战略意图是尽快集中兵力,迅速击溃湘军,解除首都的直接威胁。因此,在李秀成招集各王于苏州开会期间,洪秀全派差官捧诏而至,严旨切责,催逼李秀成起程。

诏逼如此。李秀成不得不行。遂重新制定了三路进援天京地大计。抽调各处将士。择日起程。大举援京。苏杭等处地军政事务。交付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等分负责任。

面对李秀成地大举回援。曾国荃即将面对着更加严峻地压力。曾国荃为牵制苏沪方面地太平军回援。责令曾纪泽地淮军从速进攻苏州。以减轻曾国荃方面地压力。

攻取苏州本来就是曾纪泽地既定方针。但他同样不想拿自己地淮军与李秀成精锐火并。故一直以准备为妥为由迟迟不肯发兵。在此期间。曾纪泽从容地开办了上海武器制造局。当时间进入九月。曾纪泽侦知李秀成已率苏州战场太平军主力西援天京之时。立刻下令严阵以待地淮军各团向苏州发起进攻。

北路刘铭传部。率先向重镇江阴发起进攻。太平军景在江阴构筑坚固城防体系。于东门外立营3座。南门外扎营2座。北外门一座。并在离西门10里地地方设有营垒。城内由广王、薰王扰据守。

淮军对这次地进攻作了充分地准备。根据战前地军事会议确定方针。刘铭传团由杨库至右牌。翌日进扎黄山港。吴长庆团进扎离江阴10里地长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