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海煮清末> 094、谭嗣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94、谭嗣同(1 / 2)

海煮清末 潘驴邓晓闲 更新时间 2021-08-23

 离开汉阳铁厂,林海告诉张之洞,如果能够以买断或者承包的方式进行合作,那么自己的投资将不只是100万两银子,如果张之洞坚持官督商办,自己将不会进行投资。

回到总督府,张之洞坐在大厅的椅子上生了一会儿闷气,辜鸿铭和赵凤昌站在他身边,一言不发。

“徐志摩那小子提出的要求你们都听到了,他是想取代我的位置,将汉阳铁厂置于他的名下!你们两个有什么看法,都说一说。”张之洞气汹汹的说。

赵凤昌说:“中堂,汉阳铁厂是你的心血,如何决断当由你来定。我只说一点,这次募资有十三家公司认投,除了徐志摩,其他公司都只是想结交于你,并无办厂的心思,而徐志摩昨天亲自到汉阳铁厂进行了考察,看来此人是真心想办好铁厂的。”

辜鸿铭说:“徐志摩想得到铁厂的实际控制权,这是商人的必然心理,无可厚非。如令其如愿,他必然积极经营铁厂,以报谢中堂。此人资金雄厚,又不乏胆识谋略,可成大事。”

张之洞不悦:“你们的意思,我应该把汉阳铁厂卖给他?你们可知汉阳铁厂对于湖广意味着什么?”

辜鸿铭笑着说:“汉阳铁厂早已烙下中堂大人的名字,就算卖给了徐志摩,一提到汉阳铁厂,世人想到的还是中堂大人的汉阳铁厂,绝非他徐志摩的。如果徐志摩办得好,大人一样能够得到嘉赏。”

张之洞点头:“此话倒也有理。”

辜鸿铭又说:“中堂,我还有偷梁换柱之法,可使汉阳铁厂永属于大人,又能令徐志摩如愿。”

“哦,何为偷梁换柱,快说来听听。”

辜鸿铭说:“简单说就是一套设备,两块牌子。我们可再成立一家空壳铁厂,在汉阳铁厂的大门上挂上空壳铁厂的名牌,再将设备、厂地、匠工以空壳铁厂的名义承包或者卖断给徐志摩,这样一来,汉阳铁厂就还是属于中堂,而徐志摩也可以得到铁厂的实际控制权。”

说到这里,辜鸿铭显得有些得意,“此厂既是彼厂,彼厂既是此厂,一荣俱荣,而一旦徐志摩办得砸了,我们也可金蝉脱壳。”

“妙哉!”张之洞站起身,眼光闪耀,“就按你说的办。汤生(辜鸿铭字汤生),你去与徐志摩商议,经营方式嘛,买断也可,承包也可,反正卖的又不是汉阳铁厂。此事务必尽快落实。”

……

辜鸿铭只身来到林海居住的旅店,将偷梁换柱之法告知林海。

“好一个偷梁换柱。”林海问:“这个法子是辜大人想出来的?”

辜鸿铭:“正是在下。”

林海笑道:“能想出这样的点子,你果然不愧是大清第一怪才。”

“第一怪人才对。”辜鸿铭说:“徐老板若是认同这个偷梁换柱之法,我们不妨来继续讨论细节问题。徐老板曾提出承包和买断两种办法,中堂大人均认可。我拟定了两份方案书,你可先看一看。”

两份经营模式的方案摆在了桌面上。

承包方案大意略为:总督府以欣华铁厂的名义将汉阳铁厂的设备、场所承包给林海,为期十年,林海必须保证每年的投资在50万两银子之上。若每年的收入不足投入,则所有收入归林海所有,若收入高于投入,也就是有了利润,那么按照总督府4成,林海6成的比例分红。

买断方案大意略为:将汉阳铁厂的设备、场所折旧以后以欣华铁厂的名义卖给林海,以后林海自负盈亏。

虽然以发展的角度看,买断是更佳的方案,但林海办铁厂的主要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制造军械提供材料,没有必要买下这个大厂,而且一旦买下来,和总督府没有了利益关系,对做生意也是不利的。

再说那些酸性法的高炉本来就要被淘汰,林海买来干什么?

林海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承包的方案。

辜鸿铭又和林海讨论了铁厂减员的思路,林海承诺自建两座煤矿,一座军工厂,辜鸿铭也代表总督府承诺兴建一座煤矿,以安置裁减的工人。

谈判一帆风顺,两人一起草拟了一份协议。

两只手握在了一起。

辜鸿铭说:“徐老板,我这就将协议带回去让中堂看一看,如果没有问题,我将遣人来通知你签约的时间。”

林海拿出盛宣怀写的信:“辜大人,这封信请你转交给张中堂。”

辜鸿铭接过来一看,讶然道:“徐老板是盛大人的朋友,为何不早说?若中堂知道这一层关系,合作会容易很多。”

林海笑道:“在商言商,关系太近对合作未必是好事。”

……

在后世承包一个企业不算大事,但在此时代,此中国,承包汉阳铁厂却是国家大事,可以上全世界最知名的《泰晤士报》头版。虽然林海和张之洞已经达成共识,却也不能直接签约,还要奏请圣意。

张之洞在第一时间上了一道折子。

紫禁城,光绪帝读过折子后,将折子递给翁同龢,翁同龢看了一会儿。光绪说:“翁师傅,张之洞说想把汉阳铁厂承包出去,你看这个事可行吗?”

翁同龢:“户部每年拨给汉阳铁厂的钱财不下百万两银子,但至今未见收入,张之洞这个法子可令国家省下一笔支出,而且那徐志摩做得好,国家还有红利,何乐而不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