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一品富贵>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结局(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结局(三)(1 / 2)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更新时间 2019-08-19

 “将它们立即送到京城。”

驿差古怪地看了一眼那厚厚的奏折,有过这么厚的奏折吗?

当然他不敢质疑的。

还真是奏折,里面有各地向宋九呈现的奏报,就包括许多受了冤枉的商家,在高丽被勒索了,不服啊,于是一起跑到幽州向宋九求救。

诸官员义愤填膺,宋九一笑了之。

想前世那岂不是更窝囊,中国没渔船时,那些国家渔船才叫狠哪,差一点捕到黄河珠江,中国有了渔船,要保护渔业了,甚至直接在争议海域就敢抓捕中国渔民,殴打,罚款,罚没渔船,特别是这个高丽人做得最狠。至少比前世好吧。

不过宋九是有用意的。

原先扣住不服,也不处理,更不交涉。

但现在将这些情况一起夹在奏折里递到京城。

它们仅是一部分情况。

多了海去,如高丽蚕食东北土地,还有许多部族不服气的,高丽想方设法拉拢分化,然后就是血腥的屠杀。

再往北去,高丽想蚕食图们江,哪里的百姓与宋朝更亲切,因此反抗情况也更重,于是血腥事件更多。

实际宋朝若认真统治,这些事儿还是免不了的,不过宋朝官员动手与高丽人动手终是两样,还有其他种种,一起交给了赵恒,这就是俺用兵的理由!

而且不要不相信,几百名普通的高丽士兵连宋朝的官员都敢殴打,就不要说老百姓了。

实际宋九呈不呈这个奏折无所谓。

反正也打了起来。

打了再说,抗议个鬼啊!

这也是因为其成长经历有关,实际宋九是一个温和派,不然都不可能与寇准差一点走到对立一面,但在外交与军事上,他却是比较强硬的。

“主要就是王钦若啊。”潘怜儿说道。

宋九不在朝堂,可想知道朝堂动态还是十分容易的,包括对高丽人态度软。暧昧不清,主导是赵恒,这才是一个真正温和派的皇帝,与辽国打那是没办法。不仅是因为门户问题,俺都不要燕云了,辽国还一次又一次来侵犯,因此在辽国问题上,赵恒也变成了主战派。这是大势所趋,不仅是他一个人。

然而在其他国家上,赵恒就软了,无他,没有威胁之故。

王钦若再于背后推波助澜,于是形成现在这种情况。

王钦若用意很简单。让宋九恶心!

但现在宋九拿王钦若也没有多少好办法了,因为刘娥也。

想一想武则天,如果不是群臣反对她做皇后,会不会重用李义府与许敬宗?如果不是群臣反对她做皇帝,会不会重用来俊臣等酷吏?

刘娥实际就是一个温和版武则天。大家一起反对她做皇后,那么必须扶持支持她做皇后的人,如王钦若……

不过宋九仍不是很后悔,赵恒的身体很不好了,小赵祯还未出来呢,有了刘娥,宋朝就有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至于王钦若。他会带来一些妨碍,但王钦若能做到终极妨碍?

但这份厚厚的奏折起到了作用。

接到宋九出兵奏折,京城也感到讶然。

那可是一个“友好国家”。

赵恒与大家商议,王钦若说了一句:“北方苦寒,宋公年高,陛下下诏让他回京继续担任首相吧。”

这句话太恶毒了。

宋九再三表态。幽州路事情弄一个差不多,就要致仕了,大家也默认了。为什么调回京城,那不是担任首相,而是责备宋九在幽州路未做好。甚至含沙射影地责备宋九是专权,专到让朝廷忌惮的地步。

其次宋九说退,一旦这个诏书一下,宋九好意思回京做首相么,那是真正在逼宋九退。

赵恒不同意,看着王旦,王旦对前线不大了解,很公正地说了一句:“胜有功,败则是过。”

显然这个答案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于是赵恒回宫与刘娥商议,刘娥说了一句:“让宋公战吧,不过等这一战结束,若宋公还不致仕,那就如王卿所言那样,下诏调回京城担任首相。”

也就是用诏书强行逼宋九退。

毕竟宋九威望太高了,在东北女真人哪里威望也很高,这种威望利于治理东北。但这一战打下来,打到结束,最少明年才能有定局。三年下来,东北大问题基本没有了,那时候宋九必须退。否则那可是庞大的东北,包括幽州、辽国两京地区,面积超过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了近百万户,常驻军队达到十万。宋九总掌军政财三权,多少会让人不放心。

总之,不满的占据了上风,特别是宋九伐高丽一国,居然先斩后奏……

直到这份奏折及时赶到,大家反对声音才稍稍平息。宋九也能理解,毕竟自己做法很接近唐朝的哥舒翰,高仙芝与安禄山了。这是宋朝士大夫最担忧的事……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