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最风流> 107 冠盖里中安诸将 上兵当以先伐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7 冠盖里中安诸将 上兵当以先伐谋(2 / 2)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更新时间 2020-06-27

"我闻陶恭祖现有兵马三万,而且他坐据三郡之地,将军,今不趁击董大胜之势进取下邳,待到来日吾颇忧之."

文直担忧得有道理.

陶谦掌控三郡地,民力,财力,粮秣上都远胜於荀贞,他麾下现有三万上下的州兵,而等荀贞裁撤过部曲后,荀贞将只剩下一万五千人,那么兵力上陶谦也将会是远胜过荀贞.荀贞不趁现在兵多的时候去打下邳,等到将来裁撤过部曲后再去取下邳,怎么看胜算也不如现在大.

对取下邳这事,荀贞是考虑过许久,也和戏志才,荀攸,荀彧等反复商量过了,已有定见.

他对文直说道:"公族为南阳右姓,我试问公:如南郡太守欲取南阳,公会有何想法"

南郡也是荆州的一个郡,在南阳郡的南边,两郡相邻.

文直说道:"如南郡太守欲取南阳,我会怎么想"

他还能怎么想第一个想法当然就是:南郡太守凭什么来取南阳紧跟着第二个想法就是:南阳一旦陷入战乱,作为南阳土著,他文氏的家族利益恐怕就要受到损害.

荀贞再又问道:"於南郡与南阳间,公又会作何选择"

文直醒悟过来,明白了荀贞的意思,说道:"将军的意思是:在取下邳前,先要争取到下邳大姓的支持"

如不能先得到下邳大姓的支持,那么为了本家族的利益,下邳的大姓们就极有可能会和笮融站在一起,"共御外侵".待到那时,内有下邳上下一心,外有陶谦援助笮融,荀贞取下邳将必会是难之又难,就算能强取下来,得不到下邳大姓的支持,日后治理下邳也将会不易.

荀贞笑道:"不但要先得到下邳冠族右姓的支持,最好还能得到州中大姓的默认."

当下之时,虽入大一统时代已数百年之久,儒家"大一统"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可一来因此时距先秦未远,各地犹尚存春秋战国时的遗风,二来因交通不便,故而各州各郡的地域观念还很严重,荀贞一个外来人,老老实实地做广陵太守也就罢了,可一旦他要想在徐州的地面上兴兵击战,那么徐州本地的豪强大姓们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肯定对此就会有看法.

万一激起了徐州豪强大姓们的一致反对,荀贞还想再得徐州那纯属做梦了.

也正是因为了这个缘故,张纮主动提出愿意辅助荀贞的时候,荀贞是真的开心.

张纮不是寻常的名士,他不但在广陵,在整个徐州,乃至相邻的扬,荆都是很有名气的,很有号召力,有了张纮相助,可以预见,即使他完全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一个有用的计策也提不出来,但只要有他在荀贞这边,当荀贞正式开始与陶谦争徐州时,必然就会减少许多阻力.

文直说道:"吾闻‘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又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今闻将军策略,乃知此二语是何意矣!"

得天下依靠的是人,治天下依靠的还是人,只靠蛮力,只靠武力去攻城略地,即便一时能得之,最终也将会失去之.还是那句话: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夺天下的过程中,军事手段是必须的,但不是第一位,更不是唯一的,最主要的还是政治,还是人心,或言之:民心.

</b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