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第一日不落帝国> 第十九章 牧民的希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牧民的希望(2 / 2)

滑石、石膏、磷矿、硫矿、镍矿、煤矿、大理石矿等等矿产的标本矿石摆在股东和来不了的股东代表们的面前,大眼瞪小眼的他们只认识硫磺和煤矿、部分见多识广的还认得石膏和大理石,但是镍矿和磷矿就没人认识可以干吗用了。打完井的部分队员和工程师就地招募人手开始建设基本的矿业基础设施,比如仓库、烧砖厂和选矿和加工厂房、洗矿池、初级冶炼厂等等,还要教授各种采矿、选矿、加工、处理储存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识给那些签订卖身契一般的雇佣矿工和工厂工人,为来年的生产扩张储备人力资源。

不少牧民和青壮劳力对待遇相对较高的技术岗位没有实力竞争,但是出力气的矿工和建筑工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一个月结一次薪水,不发铜钱,专门发放各种粮食、布匹、辰基集团生产的生活用品,比如肥皂、铁器、抢手的糖果和茶叶。工人的家属因此很快成为了第一批依靠倒卖这些紧俏物资发家的专业倒爷。

不少没有入选的工人后悔的想跳河,导致以后每次这些辰基集团和秦凤路矿业集团等相关利益组织想招人手,报名应聘的人都会打破了头来争抢名额,经常出现一个杂工有几百人竞争的局面,几乎可以赶上李基来时的热门岗位公务员考试是水平了。

整个吐蕃东北部的马匹、牛羊和各种土特产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向兰州和青唐城,在这轮改变安多地区社会运转模式的战略中,不少的牧民都转职为农民和工匠,少数有数学天赋的转职成为商人,不少原本就是商人和贵族的富裕家族更是在辰基集团的扩张和商品倾销中将生活水平提高到汴京中产阶级差不多的地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