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第一日不落帝国> 第115章 新朝新气象(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新朝新气象(下)(2 / 2)

在精简人员上绝对给力的新政斧,一个乡只有5个吃皇粮的干部,一个乡长、一个秘书(相遇副职)、一个厨师(乡小学兼职)、一个车夫(乡小学兼职)、一个接待员。村级单位全部自主选举自我管理,每月只要派人参加县里的各种培训和政策宣传会就行了。

税收则全部采取自愿报税原则,对于国民福利采用与税收挂钩的原则。除了强制义务小学教育外,上中学大学要家庭税单等证明材料。医保和社保都需要税单来定级。纳税人所得劳动收入和利润要交企业所得税(第一次)、个人所得税(不论是工资、分红、利息、专利费还是遗产都属于第二次)、消费税(消费前的最后一次)等于三次重复征税,为了避免重复征税采取流转税为主的税法,企业所得税极轻(仅为2%,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为了统计与监管),个人所得税也很轻(实行累进税率,年收入超过300辰基钱的适用于5%的最低税率,超过100万辰基钱的税率最高35%,不管职业和身份,只要有收入就要交,一个身份证只能办一个银行/社保账户,逃税会罚的你倾家荡产),主要收入来自流转税(20%)。基本上政斧大部分税收都在消费场所(农村就是供销社、城市就是超市和服务场所)征收,主要为增值税和消费税。改革税法的代价极大,元祐12年过去后,新朝元年,不再收取农业税和各种杂税苛捐,税收收入暴跌2/3,从元祐12年巅峰期的15亿贯跌到5000万贯,仅仅占到预期收入和预算的25%。

国债收入比较巨大,占到40%,多数属于穿越众和合作伙伴斥资购买的长期国债。(因为免税,平均12%的年利率收益十分可观)

至于证照收入(各种公私证件、许可证执照)、交通收费、烟酒茶糖专卖收入、资源税、印花税、关税、赠与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只能占到财政收入的35%。

建立起完善的财政体系也十分顺利,提前推演了数十遍的穿越众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税制改革和财政体系的升级,将数万原本盘剥民众的底层吏员改造为以公共服务换取税收的商人和服务员。一套符合时代特色的考核制度结合摊丁入亩和工商业会计法规等配套制度,一举摧毁了旧时代的资源分配模式,建立起一套更高效的更加刺激吏员激情和主动姓的体系。

在搞定枪杆子和钱袋子之后,印把子自然稳如泰山了。

感受到明显不同的民众在新朝春节后第一次大朝会时便享受到了千年后的待遇和震撼,新皇第一道诏书就是废除直接对民众免费或低于市价征召劳役和征调财产的制度和传统,第二道就是大幅减免针对无产客户和三等以下主户的税收与负担(几乎免掉全部税款和实物摊派),第三道就是废除义务兵役,采取高薪雇佣志愿兵制(到规定年限可以选择转业或退休每年领取80%最高薪资的养老金),将好男不当兵的传统打个稀烂。

这一系列收买人心的手段让无数不看好新朝的士大夫目瞪口呆,那些每天说着‘大宋养士百年,必有忠勇之士奋起复辟,匡扶赵氏再建河山’的遗老也不得不屈服于这重金砸人的手段。辰基集团内部和合作伙伴中对于花钱太猛的抱怨也在巨大的效果前消失的无影无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