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第一日不落帝国> 第117章 绝对优势和相对劣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绝对优势和相对劣势(2 / 2)

华夏帝国拥有这个世界最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各方面的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没有必要依靠低效率的战争模式来掠夺资源和财富。大把的国家哭着喊着要求中国出口各种商品到本国换取资源和财富,什么关税壁垒、小农经济壁垒、技术封锁、绿色壁垒之类的根本没有存在的基础,鸦片战争的前提是长期贸易逆差导致的贸易赤字引发的通货紧缩,在如今的时代,哪个国家可以通过战争来扭转对华贸易长期赤字的命运?答案是没有。

中国长期出口陶瓷器、丝绸、布匹、书籍、各种工艺品和工业制成品换取他国的金银、铜器、马匹、角牙、粮食、宝石、香辛料等农牧产品和矿产。这种格局保持了千年都没有改变,其根本原因和后世的发达国家倾销工业制成品购买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原因是一样的,那就是领先的技术和产业规模。贸易格局的改变必须建立在产业格局的根本改变上,否则就是妄想。

当西方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东方世界古老的大门后,仍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贸易赤字。并非他们的技术不够领先,而是在价格上没有优势,原因就是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导致的人力成本极为低廉,就算手工生产的土货也比养活更便宜。

这两种状态都不是穿越众希望看到的,不论是技术领先导致的出超还是劳动力廉价导致的出超都不是长期利国利民的状态。出超导致本国的消费品与他国换取资源或资本品都会导致本国消费品数量的下降或通胀,不利于本国民生。

但是落后导致的入超和像21世纪美国那样的制造业空心化导致的入超更不是穿越众希望看到的状态,那对于国家和民族简直就是灾难。被剥削和负债累累都是痛苦的而危险的,谁愿意领导一个落后的乡村或是资不抵债的金融集团?

因此贸易平衡才是穿越众追求的长期结果,最好的状态就是出口额等于进口额,出口技术、资本、生产线,进口消费品、资源、土地才是理想的。当然最好的格局是国内贸易(也就是全球一统,没有外国就没有国际贸易,一切都改为国内贸易自然就少了很多成本和问题,领导者花费的精力起码少一半)。

这种不论入超还是出超都不能长期持续的观点已经深入穿越众及其学生的内心,当前出超的格局必须短期内改为入超的计划就必须完成,办法就是大量进口资源和出口钱币,用量变来实现目标。出口铜钱和纸钞除了能建立国际信用和通货体外循环减轻国内通胀压力两个好处外还能实现入超和建立金融霸权的目的,改变过去长期出超导致的弊端和走不出去的相对劣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