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第一日不落帝国> 第157 张博的文明拯救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 张博的文明拯救计划(2 / 2)

罗布泊的最终干涸,则与20世纪解放后在塔里木河上游的过度开发有关。当年政斧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现断流。这一点从黄河断流可以得到印证。罗布泊也由于没有来水补给,便开始迅速萎缩,终至最后消亡。

穿越众为了避免高昌和西北地区的生态灾难引发不可修复的永久姓生存灾难,强行将西北草原和生态脆弱的山麓冲积扇地区的人口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多余的人口都迁徙到高昌和甘肃路的各个城市,准备为即将启动工业化储备劳动力和市场。

张博在所有的西域佛国古国遗址转了一圈之后,交上了一份内容详细的古文明拯救计划,包括抢救姓挖掘各个遗址的文物和信息载体,可恢复的死文字的编译工作、对各个古文明残余族群的调查研究、生态恢复和文明重建计划等等。

这种烧钱的计划几乎没有十年内收回成本的希望。穿越众本来不可能支持的。但是急需交好穿越众和大宋的高昌接过了投资冤大头的帽子,承揽了一半以上的开支,主要负责挖掘和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接受张博咨询洗礼的高昌君主毗伽布的斤看到了自己种族未来的危机,希望能够改变周边地区的环境和局势。

这笔近乎300万贯的开支让毗伽布的斤肉痛不已,但是还是让掌握舆论的穿越众给予毗伽布的斤很高的评价,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很多民间赞誉和肯定。宜农的可耕地基本开发殆尽的高昌为了得到更多的国有土地只有从生产力较低的沙漠和塔里木河盐碱沼泽下手了。

环境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该地区的生产力,也能为整个高昌走进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提供帮助。利国利民的钱花的总是见不到明显的效果,张博成为了五个兄弟中最能花钱和拉赞助的高手,几乎和读书期间沉默节俭的内向形象完全相反。

西北地区唯一的不稳定因素就是出于分裂状态的喀喇汗王国了,东喀喇汗对高层的虎视眈眈不能仅仅依靠少的可以说让吐蕃头人伦罗赞都不屑一顾的贸易额来抵消。当觊觎高昌曰益增长财富的成本小于战争产生的风险时,就是开始战争的时刻。

为了搞定皈依伊斯兰教的喀喇汗,信佛的高昌简直伤透了脑筋。虽然大宋开放了几乎所有的商品进出口,但是武器限额贸易的开放始终没有在大宋朝廷获得通过。原因不是朝廷的理智或低效运转。而是穿越众的阻碍。

汪新宇知道,一旦开放武器出口,财大气粗的高昌有可能会灭掉喀喇汗,这不符合穿越众的战略规划和未来的布局。自己的走私团队和西北势力就会因为高昌的强盛而产生弱化。整个欧亚地区的核心就是贫穷落后而又战略价值极大的喀喇汗地区,一如未来全球化时代美国占领阿富汗的理由,穿越众也不能同意自己以外的人控制世界岛的核心。

张博的这个计划的下半部分就是除了文化和宗教等领域收买人心、建立据点、扩大影响、增加权威方面之外的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内容。

本来对寄予厚望的老小仅仅在文化和宗教领域建立功勋穿越众再次领略了张博的心机和格局。计划中那连穿越众都不一定能顺利接受的内容简直就是以小博大的神来之笔,几乎可以作为未来进军西亚和近东地区的范本了。在对近到色伽尼远至东罗马的所有中西部亚洲国家都制定了详细的攻略。

这简直就是一部以经济殖民为主轴、军事威慑为先导、民族宗教文化融合为辅助,政治诱降为手段的汉族版的蒙古西征。打着拯救各个古文明的旗号,做着帝国主义都爱做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