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第一日不落帝国> 第186章 火山的馈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火山的馈赠(2 / 2)

火山灰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可以中和土壤酸姓的碱金属盐,氮磷钾的含量超过绝大部分的自然形成的土壤,也就是说有火山的地区,土地都会异常的肥沃,不用施肥都能达到极高的产量。

其他的岛屿几乎都是贫瘠的砖红壤和雨林土,开发成本高的惊人。因此爪哇岛是众多殖民者钟爱的宝地,为了争夺一个拥有112座火山(其中35座活火山)的岛屿,帝国内部的协商结果就是穿越众拿到了几乎所有的沿海港口城市用地,其他的合作伙伴拿到了几乎所有已经开发出来的熟地,剩余的资本家们瓜分了剩下的所有荒地和森林。

即使这个拥有三个主权国家的岛屿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现代意义的经济作物种植园,没有一家帝国商行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和代理人买办公司,但是这里已经成为了注定要并入帝国的香料群岛总督区的最肥美的地盘。

虽然香料群岛的行政中心在苏拉威西岛的望加锡(避免火山造成的影响),但是消灭周边群岛上的三个不足挂齿的王室之后,种植园主和矿业主还是云集在爪哇岛辛勤的开发这座火山岛的富源。并没有像本土一样集中在行政中心,在香料群岛实施的几乎免税的政策也让这个每年从帝国领取巨额转移支付拨款的行政中心没有底气。本土对香料和诸多热带经济作物征收的关税才是望加锡的主要拨款来源。南洋地区最好的耕地除了吴哥窟附近的水稻土平原就数爪哇岛的火山土平原了。

到了建立的爪哇岛第一种植园的橡胶树可以割胶的1948年,爪哇岛生产的所有用于出口到帝国本土的货物贸易额(最大宗货物就是柚木,其次是椰子和麻制品)已经远远超过了进口自本土的货物贸易额,这种经常姓项目的顺差会导致爪哇岛通货膨胀吗?不会,因为钱都被种植园主和矿主通过资本项目卷走了。商品和**的巨额黑字也最多只能和资本项目的赤字追平。

一年的进出口额20亿,这个巨大的数字几乎让周边所有国家发疯,吴哥王朝每年向帝国出口20万吨大米300万吨硬木和水果(甘蔗和糖分高的热带水果),换取的帝国龙元还不到2亿(1945年货币改制,辰基钱全面退出流通,1比1按照面值和材质换成帝国龙元,新的帝国政斧平稳运营了几年,信用超过了辰基银行,兑换基本没有什么动荡),而爪哇岛这一年出口1万吨的橡胶就高达3亿元。

大陆的投资人不仅仅要拿走几年以来投资的利润,还要让爪哇岛背上沉重的债务,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控制爪哇岛的一切。很多种植园都是依靠大陆银行的贷款来扩张的,种植园投产前的几年是最难熬的时间阶段,没有产出只有不停的投入,不借钱怎么维持?好在政策的支持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价格一直很高,银行才会源源不断的借钱给评级良好的各个种植园。但是天赐的宝岛产出的这些橡胶一下子冲进市场,导致了橡胶期货价格的暴跌,原来一直依靠海南橡胶支持的帝国橡胶产业的原料价格一下子被数十倍的供给打压下来,也催生了穿越众计划好的世界第一场投机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