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第一日不落帝国> 第189章 应对危机的手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9章 应对危机的手段(2 / 2)

为了干掉遗老遗少们的野心,彻底通过资本市场洗劫他们的财产仅仅只是一个搂草打兔子的顺带之举。更重要的是整顿市场秩序,将大量的骗子公司和皮包公司永远赶出中国的土地。树立一种保护国民投资和血汗钱的安全机制和传统才是穿越众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那些在疯狂投机中获利颇丰的大投机客只是少数人,大多数参与的民众根本没有实力玩杠杆艹作(借钱炒股票和期货自然来钱更快,借的钱是本金的几倍,赚钱的效率就高几倍,自然亏钱的速度也高几倍),基本都是毕生的积蓄和血汗钱。穿越众自然为了世面的稳定和长远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再经济危机发展到最高峰,甚至威胁到民众生存的时候才出手,但是也不会在危机刚刚出现,倒闭了几家投机过度的钱庄票号时就出手。这样达不到让民众花钱买教训的目的。

大投机家在泡沫破灭前要是能成功退出,功成身退的就是穿越众极力拉拢的神级大师,若是刚刚出现危机的苗头就立马果断割肉清仓,也会是穿越众赏识的未来金融打手要重用。当危机发展到无可挽回的时候,破产的投机客自杀也是自作自受,就当是他们让自己灭亡而在危机前疯狂的代价。但是毫无风险识别能力的中小投资者穿越众是有义务和责任保护他们的财产的,毕竟为了未来维护政斧和自身下属的评级机构信用,也不能坐视他们血本无归。

在危机发生前两年,辰基集团及其几百家控股参股的大公司高管层就被严令不许参与橡胶股票的投机买卖,一经查获立即开除永不叙用。危机发生前18个月,下发正式文书至各个合作伙伴和关联企业,警告他们不能继续参与橡胶等相关企业和投机市场的活动。

危机发生前一年,刘欣及其控制的20多家上市运作、组合拆分、经纪承销业务的证券企业和信用评级机构停止了相关的新公司上市的服务和新客户开发,并大幅下调各个存在严重泡沫的公司股票信用评级。但是这时的市场已经分不清这一消息的重要程度了,每天看着疯长的各个橡胶股票在交易所内的自动报价面板上数字越来越高,所有的投机者和投资者都陷入了最后的疯狂。这一举措虽然让不少盲从辰基系的民众卖出了大部分手中的橡胶股票和期货多头持仓,但是随后的价格上涨还是导致不少人继续追涨跟进了。在各个股票和期货的走势图形中,评级机构发布下调橡胶股票和相关证券评级消息之后的几天,稍有下跌或者走平了几天,少数强势的没有任何改变的还是继续上涨。这种现象让不少犹豫不决的家伙放下了最后的警惕,继续持有和加仓,自然他们再也没有保住自己血汗钱的机会了。

在危机发生前半年,辰基集团控制下所有的企业和组织全部卖出了手中的橡胶产业和期货头寸,甚至连海南和南洋建立的大批橡胶种植园等实体都卖给了竞争对手的企业。并同时开始建立卖空橡胶股票和期货的头寸,逐渐的一点点加仓。

在技术高超、有大师(陈冠先和李基)指点的艹盘团队和巨额资金(主要来自出售橡胶种植园产权和期货得到了利润)的支持下,这个被无数人赞扬和唾骂的团队建立了相当于世面上交易相关橡胶的有价证券交易额20%的空头仓位,加上无数提前知道消息的内幕消息传播者和亲属(跟风的中小投资者建立了不少对冲风险的套期保值空头仓位),大约有30%的交易规模的空头。

到了危急发生前2个月,南洋的橡胶商品库存和新加坡的期货交易所都出现了异常,仓库被丰收的橡胶堆满了,不断的扩建。而期货交易所却停止了向大陆银行和钱庄拆借资金买进橡胶和相关证券的行动。

危急发生前1个月,消息灵通的一些投机者和大商人开始部分出售手中的股票和期货多头持仓,但是跟进的人很少,市面上的成交量一下子下跌了一半。

最后关头,大商人和大投资者意识到不对的时候,距离泡沫破灭只有三天了,这个时候全市场都是焦急等待和观望的人,希望有人出来宣布接盘和继续看好橡胶证券。但是过去几年一直宣布看好橡胶证券的各路专家、权威人士、报社评论员和大投机者都保持了沉默,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敢说话的真正巨头早在半年前就做了发言。

成交量一下子缩到上个月平均值的2%,在图表上几乎看不到当天的成交了,绝望的气氛在交易所大厅蔓延。

当新加坡的局面通过最新的三天前出发的专用邮递飞剪快船上的船员亲口呈现出来之后,新京交易所一时间都是疯狂压价出售手中橡胶股票和期货的人。结算中心的窗口挤满了递申报表格的绝望投资人,以前彬彬有礼的排队和按照顺序领号牌的现象消失了,为了早一点把手中橡胶证券卖出去,投资人和在交易大厅的经纪人为了抢一个排队时的牌号打得头破血流,一上午抬出去的昏迷者就有200多人。开盘后的一个小时内,价格最高的橡胶股票就跌去了一半的市值,连带着所有的相关产业的股票受到重挫。

到下午收盘时,所有的橡胶题材股票平均跌了30%,相关连的轮胎、管道等下游工业股票都跌了10%左右。(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