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第一日不落帝国> 第253章 马来人的遗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3章 马来人的遗迹(2 / 2)

这些史前时代留下来的遗迹除了少量的石器和骸骨化石之外。一些细碎的珠宝残片和木炭残片也证明了马来人在此定居的历史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估计,第一批来到这个群岛的国人以为这些岛屿上的土著是来自较近的玄洲黑人的分支,但是根据语言和习俗的对比才发现这些人是马来人的一个分支,他们来自遥远的东南亚。

作为南岛语系的重要分支,马来人的迁徙是可以和航海种族波利尼西亚人在太平洋的扩张媲美的史诗。在没有天文学和航海技术等软硬件支持的前提下,这两个种族在茫茫大海上的探险比走出非洲陆地上的先祖们要强大的多,比起那些有了技术支持才能远航的后辈们更是强大到不知道怎么说了。简陋的独木舟和木筏子,承载着对新土地的渴望和有限的食水就这么出海远航了,谁都知道这是高风险的死亡之旅。在没有任何信心和指引的前提下出海远航,即使到了新的陆地也不一定能顺利的活下去,还没新的岛屿或陆地就死去的风险仿佛根本不算什么。

即使他们无法发展出辉煌的文明,成为笑到最后的强大民族,但是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的这种开拓的勇气和精神即使没有被直系后代继承也是一笔宝贵的遗产。这种高大上的精神文明财富比渡渡鸟这种满足口腹之欲的俗物要重要千百倍。意识到这一点的他马上发报给主管情报局玄洲情报司和外交部门的学生,让他们密切关注这次考古行动,力争将马来人的迁徙圈子扩大到最详实的极限,同时在室利佛逝做好宣传工作,力争做好两国友谊更上一层楼历史理论创新。

考古狂人赵守忠也看呆了,海洋文明对他的吸引力不比华夏上古的文明差,但是这种史前的考古遗迹对他的精神和信仰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原本以为四大文明古国才是代表古代文明最具文明社会本质的存在,但是马来人祖先的这种比筚路蓝缕还要生猛的探索和扩张更体现了文明中扩张的本质动力和永无止境的力量。

在帝国学说中,新兴的扩张学派不断地鼓吹华夏从夏商周到而今的帝国,核心的统治区域都是在不断对外扩张和建立在征服异族的基础上的,通过种种考古证据来为帝国的殖民体系建立合法性,这种鹰派的激进学说既是事实也是内圣外王的华夷之辨天下一统的重要补充。但是马来人的这种遗迹表明了地球上不仅仅只有一个种族和民族拥有统治世界的天时地利人和,也表明了扩张一旦停止,文明就可能会衰落。

这种关系到全球普世世界观高度的重大理论创新必须掌握在穿越众的手中。这是关系到道统废立的关键转折点,是建立穿越众希望的多元化的政治和文明体系理论的一个楔子。当然也关系到帝国未来的文明结构和政治方向的关键。穿越众希望华夏文明能永远的扩张下去,直到星辰大海的尽头,那么将对土地的渴望变成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有利的任何有用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内容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包括秦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贸易致富等由内而外的主动走出去故事要日日讲月月讲,那些外国人到中国来贸易致富故事为了吸引人才和外国资本也要日日讲月月讲。利诱的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威逼的理论,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危险的,建立一些证明除了华夏帝国以外也有可能出现竞争者民族的理论也是必须的。

合作双赢的同时也要防微杜渐,不断赚钱的同时还要有一根无形的鞭子来保证竞争的有序和持久,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拥抱活力。关键事务上纲上线是一种统治者的思维模式,穿越众几十年的居移气养移体成果已经初步产生了效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