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治国书生> 第四十六章 北风欲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六章 北风欲起(2 / 2)

治国书生 书生谈国事 更新时间 2021-08-30

“如何对社稷有利?又如何福泽百姓?”文英的问题越来越直白。

“这。文华却是不知道,但是文华知晓,绝对不会像秦回那样。”方伦他也只是这么一想,毕竟他还没有到那个层次,具体做些什么他怎么知道?

文英听到方伦的话,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是后面那句还是让他十分安心,心中暗想:“看来文华还是需要去边疆看看,这事却是要于安西王商量一番。”

见文英只是点了下头却并不说话,方伦不想在这些虚无边境的话题上继续扯下去,便问道:“义父,您还没告诉文华,这西日战事到底怎么样了?文华听说,这西日国已经打到了湖州?”

文英听到方伦的问题,脸色自然不好,叹着气说道:“哎!却是如此,想不到这西日国这次是卯足了劲。这湖州怕是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那安西王怎么说?”想到这个问题,方伦脑海里联想的第一个人自然是安西王。

“安西王他,我想不日即将出征了吧。毕竟对于这个,他可是很在乎来着。哎。”想到安西王文英就觉得心中一痛,自己这个好友什么都好,就是野心太大了,文英一直受到的思想是忠君报国,对于安西王这种密谋篡位的想法,他自然是极不赞同。

“出征?那秦回那边?”

文英自然知道方伦的话是什么意思,笑了笑道:“这西日不比大燕,他只是一个西陲小国罢了,虽说面积也不小,但是却地地道道是个人烟罕至的地方。这大燕要是打过来,他秦回当然不敢起反抗之心,这西日嘛,秦回那老匹夫自然还是有那么点魄力的。”文英的话自然表达出一个意思,这秦回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虽然这西日不见得有多软,但是硬度却远远不及大燕就是。

“哦。”听到文英的话,方伦已经知道了什么意思。想到安西王就要出征,想到安西王那种抱负于理想,自然知道他不会是一个草包,心中也放心了不少。

“安西王这次出征以后,西日国定然不在话下。但是,这西日国前脚来,我估计北边那位估计也不会干坐着。”

“北边那位?那边事难道了了?”方伦自然记得大燕皇帝驾崩,三个儿子争夺那皇位的事情。

“虽然还没,但是估计也快了。如果文华估计不错的话,这一旦最终结果确定了,这大燕估计也就南下了,而且我大赵西边还有西日国这么一只探门狗的存在。”文英说完也满是担忧。

“这也太快了吧?”原本方伦就估计过大燕南侵至少得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不仅是皇子争位,还有这战事准备之类的,毕竟他大燕不会是小打小闹,这一次来绝对是动真格的。但人算毕竟不如天算。

“哎。”文英没有接他的话,想到到时候的情况,也是一脸忧色。

两人谁都没有先开口打破这份沉默来,方伦想的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而自己现在却还是如此,到时候难不得过的个背井离乡?而文英自然是担心这大赵社稷的问题。

“义父,恕文华大胆问句,我大赵有多少可战之兵卒?”

文英举起手中四个指头,却是不答话。

“四十万?”方伦自然不会猜四万和四百万了,于是便继续问道:“这大燕呢?”

“怕是不下于三十万。”听到文英的话,方伦自然满脸惊愕,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文英。

看到方伦脸色的表情,虽然好笑,但文英依旧十分低沉的说道:“文华,别看我大赵这兵卒不少,可是和大燕比起来却是差了几个档次,就算是比起西日国来也大大的不如。”

方伦听罢,也想起曾经见过的一些兵卒来,的确有点像前世了解到的八旗子弟一般,虽然没有溜须斗鸟,但是这素质却是差不了多少。当下心中也是黯然。

“文华,这个你还不需要担心,就让安西王他们那么人去担心好了,接下来你的事情就是好好参加科举,千万别分心了,知道吗?”文英不仅作为这次科举的三个主考官之一,而且作为方伦的义父,他用这个方法安慰方伦自然不无不克。而且现在随便四处楚歌,但是这计划却不能变。

“知道了,义父。文华心中有数。”

“好了,这大过年的,尽说些扫兴的。来来,文华,陪义父喝几杯。”文英自然是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方伦回来他倒是不用再一个人过这年,忧的自然是大赵边境的那些事。

“好。”方伦将心中那些烦恼先通通丢到一旁,对着文英笑道。他也知道文英心中的担忧绝对比他多很多,因此对于文英这个提法,他自然举双手赞同。

--------------------------------------------------------------

PS:第一更到。今天还有三更。求点票票和收藏。谢谢各位。<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