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逐鹿大明> 第一百六十五章:倾盖如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五章:倾盖如故(2 / 2)

逐鹿大明 春江钓客 更新时间 2021-09-01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其实这则典故所表达的,乃是岳武穆《小重山》中的寂寥意境。”徐瑛笑吟吟的打断道。

冯萱听得这难缠的徐瑛竟然口出此言,也不由得讶然,颇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徐瑛心中暗自得意忖道:小丫头莫以为姐姐我什么都不懂,嘻嘻。有心卖弄之下,情不自禁的轻声接道:“家父常将岳武穆引为异世知己,故此我对这《小重山》也略知一二。”一面这样说,一面瞄了瞄冯萱,暗暗想道:反正我也说清楚了略知一二,你要再考较其他的我就一概不知。她此时已然知晓这冯萱不但妙解音律,且才学的确远非自己所能比肩,见好就收,故此言语间也甚是谦恭,给自己留好后路。

朱权听得徐瑛的话,回想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所遇到的人物中既有雄才大略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又有隐忍多智的燕王朱棣。自己和北元三部族首领的尔虞我诈,斗智斗力。庙堂之上,刑部尚书开济巧设毒计,意欲借刀杀人,利用锦衣卫铲除异己,匪夷所思的毒计。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接道:“世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口蜜腹剑之辈数不胜数,也难怪无数文人心感于白头如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尽都推崇《高山流水》中伯牙和子期的倾盖如故之交了。”

“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可是太子丹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可见知音难觅,也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了。”冯萱听得朱权这般言道倾盖如故这个成语,心有所感。心中回想起他素来的言行,心中暗自忖道:这个宁王殿下身为亲王,倒是平易近人,没有世俗的男尊女卑观念。她却不知朱权来自于后世讲究人人平等的社会,没有受什么性别歧视之类封建思想的毒害,观念和古人宛如南辕北辙一般。

徐瑛听得朱权言语,心中所想的却是自己被锦衣卫蒋贤毒计陷害,关进诏狱之时,他甘冒奇险,承担了杀人罪名搭救自己的往事,心中不自觉的一暖,暗暗忖道:这个傻小子也算得是和我倾盖如故吧,想到这里,粉面也禁不住有点微微发热。

朱权回想徐瑛方才所说的词句,微笑接道:“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其实不论《高山流水》也罢,岳武穆的《小重山》也罢,表现的意境,我觉得倒和苏轼《水调歌头》中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的都是曲高寡和的寂寞之境,琴技超凡的伯牙为了失去妙解音律的知音子期而寂寞,岳武穆身处崇尚享乐的南宋,却是为了缺乏有他那般“还我河山”,雄心壮志的知音而寂寞。”嘴里这样说,忍不住看了看徐瑛,暗自忖道:徐达,冯胜,傅友德三位将军其实都是岳武穆的异世知己,只是他们遇到了一个雄才大略的朱老爷子,才得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实现了岳武穆的遗志。

徐瑛以为自己失态之下给朱权看出心事,忙即转过了头,避开他的目光。

一阵琴声飘荡开来,自顺流而下的小舟上飘散开去,引得两岸路人也有一些纷纷驻足观看。

朱权细听之下,只觉得这曲子充满哀伤幽怨之情,胸中不禁一窒,甚是不舒畅。

冯萱眼见他二人皱起了眉头,心中微微一颤之下,住手不再弹奏。嘴里强笑道:“这首《胡笳十八拍》我一时失神之下,走了调子,重新来过。”说罢收拾心情,又自从头弹起,曲调间比之方才少了几分哀怨,却多了几分悲愤之情。原来冯萱虽得父亲冯胜疼爱,却不是他亲生女儿,乃是昔日冯胜义军中的弟兄遗孤,被他收养,自幼而长,难免对自己的身世颇有自伤自怜之意,此时眼见徐瑛的神色,不知如何竟是突然联想起了自己在家中,和冯胜的那些妻妾不快之情,有感于此曲作者蔡文姬的身世飘零,和这个社会所讲究男尊女卑的世风竟是心有所感,第一次弹奏之际,已然将此曲意境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知不觉中,不但感染到了徐瑛和朱权二人,就连河畔路人闻得曲调,胸中也是陡然生出怜惜之情。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