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给力村官> 第110章 最佳女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最佳女婿(1 / 2)

给力村官 小张主任 更新时间 2021-09-02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

这个圈,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划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圈出了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也圈出了几亿农民工兄弟辛酸的血泪史。

随着民工大军潮涌般的向中心城市、沿海地区快速转移的同时,几千年来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农家生活,已逐渐转变为“几家夫妇同罗帐、同个飘零在外头”的一种全新的农村生活模式。

性福生活基本是通过双手创造出来的,这是大部分农民工在外讨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雨露春笋般的滋生出许许多多市郊公园里的10元按摩、城市角落里的50元理发、城中村出租屋内开价八十、一百的服务中心。

挣了票子、建了房子、改善了生活,同时也苦了孩子。现在人们对子女教育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大部分缺乏父母亲在身边照顾的农村孩子,或许在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就早已注定他们离起跑线,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随着一系列因留守儿童、留守青少年事件的发生,国家对这一群体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各地的关工委、留守办每天年都会开展各种活动,试图来真正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甚至电视上也常能听到某某地方政府一心为孩子,暑假送孩子去沿海见父母的报导。

小张主任不否认很多真正有爱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朴,他们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改变着脚下一亩三分地的现状,然后绝大部分区域,仍然留在口头上。正如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一样:“雷锋叔叔三月来、四月走,为人民服务算个毬。”

县妇联有一个留守办,小张主任在县委宣传部开完会,当天下午便去县妇联的留守办。

办公室门口挂着一个高近两米、宽足有60公分的大木牌,上书松阳县妇联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办公室。

牌子是漂亮,可推门进去一看,小张主任傻眼了,一个二十平米不到的办公室内,坐着两个阿姨,一个戴着眼镜在看报纸,一个正一心一意的为着心爱的孙儿织着毛衣。

小张主任推门的响声,显然惊动了二人。看到外面走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背对着门口织毛衣的阿姨回头看了一眼,没有理会,继续一针一线的纺织着自己的公仆生活。

正对着门口看报纸的应该是个领导,见小张主任进来,放下报纸问道:“小伙子,有事吗?”

“请问,这里是留守办吗?”

“门口那么大牌子你没看见啊。”织毛衣的阿姨听小张主任这么一问,显然有些不高兴,立即顶了一句。

“噢,对不起,刚才进来的时候我没看清。”小张主任进门的时候足足看了这个牌子有三十秒,怎么可能没看清呢?但他是被眼前的场景给雷了,怕进错了地方,故而才有开始的一问。

几年基层工作经验下来,小张主任深深的体会到,政府部门内,挂羊头卖狗肉的临时部门海的去了,有时候为了应对上级检查,临时叫广告公司做个牌子挂上去,记得还好,检查组走了后,立即叫两个农民工给拆下来,不记得或者领导有点耿的话,这块牌子或许能挂上三五年。

歉意是表达了,小张主任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说自己是团县委的张凡,上午县委县政府开了个专项会议,马上要在葛岭乡成立一个临时的关留办,所以他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的指导手册一类的资料,自己好学习学习。

张凡这个名字在松阳县政坛是有一定响头的,驻村干部大会于书记力挺、石村经济合作社、大瑶乡跳票事件、进团委不到半年时间就升为团县委副书记、再加刚刚还和松阳两虎斗了一场还大获而胜,这一系列的事件,足也让小张主任除了几个领导之外,体制内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话题。

妇联的女同志多、阿姨多,闲聊的时间也多,张凡这两个字,最近也是妇联阿姨们谈话的焦点。阿姨们的聊天到不向其它人一样关心小张主任的政治前途,而是更关心他的家庭出身,一番讨论下来,小张主任就被妇联阿姨们评论成为最佳女婿人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