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夺唐> 第一百零八章练兵(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八章练兵(一)(2 / 2)

夺唐 逍遥散人2020 更新时间 2021-09-04

“行,我这就安排你去毛家村,花费用度你自管找一个姓崔的人要”刘达君面无表情,心里暗笑,什么***绝食两天,翻脸比翻书快。这人简直就是一戏子。

“嗨,那。。。。。那位仙,给本仙师送些可口的饭菜来”身后传来张果的声音。

张果被秘密送往毛家村交由崔挺安置,陌刀队由托蒂任旅帅,令刘达君吃惊的是唐自言的儿子唐仁也能听懂几句白人的言语,更重要的是他能和各地的黑人利用手势来交流。

长子如父,唐自言的祖上为了血誓四处寻找吐谷浑伏允可汗的铁卜加之匙的同时,也学会了和各色人种之间的交流,虽然不是语言上的互通,但这稍许的沟通却是金钱买不来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对刘达君的建军构想有着别人难以替代的作用。唐自言无形中再次帮了这个免费的主人一把。

短时期内也不能指望这些来自非洲和欧洲大陆的军卒很快变成一支劲旅,毕竟他们除了身体特别高大强壮外,大多只是普通的老百姓,还是长安人头市上的苦力,像托蒂那样摸过刀的人极少。先能听懂基本的军事术语和简单的指令再说吧。

几天后随着营区周长近四公里的院墙渐渐合围,老营房第一批猪仔入圈和蔬菜种子的下地,整个驻地的修建工作告一段落,剩下的一些软件只能慢慢来了,饶是如此,连头带尾加吃喝用度加军饷花下去的银子少说也有两百万两了。军队就是个花钱的主,古今皆然。还有毛家村建设的巨大投入,连刘达君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向窦乂开口了。

接下来就是练兵和重组了,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说明白些就是对战场上的对手要有清楚的情报来源,一支军队无论大只要是上了战场就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敌人的人数、军队动向、目的地、军械情况、后勤供给以及战斗力等诸多问题。

这一点也被历代兵法大家所熟知,大唐的侦察兵叫—斥候,斥候源于汉代,并因直属王侯手下而得名,分步兵斥候和骑兵斥候,一般由行动敏捷果敢的老兵担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兵种。

斥候最早用于边塞,在军队编制上主要负责侦查敌情并阻滞敌方侦查人员的渗透。因为古代斥候的分工没那么细致,所以斥候的工作也不只是侦查敌情那么简单。

步军斥候往往要冒充当地猎人、樵夫和普通老百姓到战区附近打探消息,摸清当地的地形地貌、地理环境和水源情况,最好还要找到除了大路以外的偏僻道,比如某处是否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用于出奇兵或撤退所用,并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行军路线,对单兵体能要求就不要多说了,在敌占区或者是未知的战场,古今侦察兵是一样的,要求单兵对武器的掌握和格斗技巧都是远远强于普通士兵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隐藏,要活下来把情报送回去。生存为第一要素。

如果再说远一点,斥候工作还包括安静的解决岗哨,侵入敌后盗取重要的军事文件、刺杀敌人的首领,直到宋代才分工稍微明确一些,有专门的探子和刺客。

骑兵里面的斥候多用于大兵团的交锋,几十万人在广袤的原野和山谷凹地作战,双方广布斥候,骑术精湛的军卒们主要以摸清敌方大部队运动方向为目的,斥候之间也多为遭遇战,就是一方斥候人数占优也不可能全歼对方的,都是马上的老兵,打不过谁不会跑呢,不会像新兵蛋子那样吃鸡血般硬抗的。

唐代各个时期的著名将领都是运用斥候的行家,军校书籍上说过中唐时期的各边军节度使手下都有大量的斥候队伍,其中以王忠嗣为最,他率先将斥候这个定义延伸,在双方未交战前就拍斥候潜入对方军中,谓之----间谍。

边军将士人种杂乱,王忠嗣就在斥候里面挑选和对手同种族的军士,为了防止军中有敌人的耳目,常常指定专人和间谍联系。

就这样王节度使要想对谁用兵,几个月前就派遣间谍潜入,别看这几个间谍,潜入的斥候都是身经百战胆大心细的老兵,还具有很好的口才和凝聚力,也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进入对方军中很快就和敌人的士兵交上了朋友,成了无话不谈的铁哥们。

这些周边国和大唐开战不过是想脱离大唐的管辖或者多要些政治筹码,和强大的盛唐作战本来信心就不足,给这几个间谍一折腾,交战中成片倒戈不算,首领被自己人活捉,国国王被自己的侍卫活活砍死的都有。安西四镇接壤的各属国都对王忠嗣恨的咬牙切齿,私下碰面都骂王忠嗣是是大唐几千万人口中最极端卑鄙、最极端无耻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