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我在西周当国君> 122.对洪水不设防的城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2.对洪水不设防的城市(2 / 2)

毫不夸张地说,此时的南京就是一座对洪水不设防的城市。一旦遇到暴雨外加天文大潮,南京就有可能直接被洪水淹没。

“难怪直到春秋末期之前南京都不曾建城,原来是这个地方压根就不适合人类生存。”

在说完了南京如今遇到的危机之后,商离低声自语道:

“同时也难怪是越国人第一次在这里建城,身为良渚文明的继承人,越国别的本事先不说,至少修建水坝的本事是要冠绝当时的华夏的。想来在占领南京之后,他们就是采用了修建水坝的方式,以此来杜绝南京遭受洪水侵袭的可能。”

另一边,在商离陷入沉思的时候,场内的贵族们也是面面相觑。虽然在经过商离讲解之后他们已经明白水坝是个什么东西了,但是他们心中的疑惑却并未因此而有所减少,反而还越来越多了。

修建墙壁堵截洪水什么的他们知道,毕竟一千年前的鲧就是这么干的。真正令他们无法理解的是,自家天子为什么要学习鲧的治水策略。

众所周知,鲧的治水策略是失败的。在他的治理下,洪水非但没有任何的减弱,反而还越来越强了。也正是因为这样,鲧才会被舜处死,换他的儿子禹来治理洪水。

禹吸取了鲧的教训,转换思路采取了疏导的方式来治理洪水,并且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算自家的天子要兴修治水设施,那也应该学习禹才对啊,学鲧是闹哪样?

“咳咳!”

这时候,身为宗伯兼宰相的子更站出来了:

“江东不同于中原。中原离海甚远,海水无法倒灌到中原中来。但是江东不同。如今我宜国距离大海仅有几百里的路程,一旦遭遇大潮,海水是极有可能会倒灌进入大江的。届时若遇大雨,秦淮河水无处可去,则势必会冲出河道,淹没国都。是以在江东治水不能再用中原时候的那一套,而是需要……因地制宜,对,没错,是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宜国的治水方略来。”

说到这里,子更暗暗地擦了擦自己的额头,同时在心中暗道:

“终究是年纪大了啊,王上昨天才刚说过的话,今天竟然就有些记不住了。”

没错,子更的这套说辞都是商离交给他的。

之所以选择由子更来出面说明而不是自己亲自出马,是因为商离想要培养起宜国朝堂官员说事争论,自己拍板决定的规则。否则要是每次都是自己提出建议,而后分派任务让官员们去执行的话,对了还好,一旦错了,就极有可能会损害到自己的威望。

而这次的子更出面说明,就是商离为了扭转朝堂风气所做的第一个尝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