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一梦千年话汴梁> 第二章浮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浮客(2 / 2)

一梦千年话汴梁 老山活着 更新时间 2021-09-08

“二郎,今天碰了一件蹊跷的事……”陈老实边说边指了指施平,把这个年轻人拉到一边,低声介绍了起来。那年轻人边听眼光还不时瞟向施平,眉头渐渐紧蹙。

施平有些惴惴,心里七上八下没有底。为了分散注意力,他打量了一下这个县衙的格局,心里面想着措辞,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正与陈老实说话的这位吏目,不用猜,都知道这应该就是陈老实的女婿梁胜了。梁胜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显得精明能干。

听完陈老实的介绍和猜测,梁胜表情严肃地看向施平,对方向他露出一个温馨的笑容,让人一下子就感觉如沐春风。果然如陈老实所言,这少年人一看就不简单,光是那身玄青色盘领襕衫和腰间的玉佩,就不是一般人能穿的起的。再加上这人皮肤白净,甚至比女人还要细腻,牙齿洁白整齐,这就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养的出来的小郎君。梁胜立刻做出了判断:这绝对是位官宦或豪门子弟!

梁胜心想:“如果是一般人失踪,自己随便登记一下,这事情就过去了。万一这少年人是哪家官宦或者公侯失踪的子弟,一旦处理的不妥,将来这位贵公子的家里人找来,事情恐怕会带来麻烦。

岳丈也看出来这公子不凡,想要结下善缘。想法虽好,但此人来历神秘,究竟是福是祸?现在哪里说的清楚。自己是个小小的书吏,最好还是安守本分,就不要惹祸上身了。县衙里自有主薄作主,还是交给这位处理得了。”

打定了主意,梁胜把其中的利害关系悄声告诉自己的岳丈。陈老实也醒悟了过来,连连称是。陈老实有些私心。他认定这是个官宦子弟,以为让自己的女婿私下帮衬一下这位贵公子,利用手中的权利把它安置在店宅务。等他的家里人找过来了,有了这份情意在,说不定有格外的好处,女婿有机会更进一步。可这事如果瞒着主薄,那就把人得罪得死了。县官不如现管,这事情做不得。

这两人商议了半天,最后梁胜走到施平面前,叉手施礼道:“这位……施公子,在下梁胜,是县衙里的书吏。您的要求,我岳丈说了。在下帮您安置下来没有问题。不过,您的情况有些特殊,在下不敢擅自做主,还要请示一下长官。这样吧,我先去请示一下主薄,如何安置公子,让他来定夺。可好?”

施平脸色平静,但心里却暗暗叫苦:“这动静怎么越搞越大了?自己只是想找个落脚的地方,怎么还要惊动主薄。主薄可是参加过科举的读书人,万一自己应答不慎,露出破绽,那就麻烦了。”

心里虽这样想,却也不敢表现出来,于是他也一抱拳,露出八颗牙齿,轻松笑道:“如此甚好!梁郎君,有劳了!”

梁胜先是打发走了正在当值的陈老实,然后客气的引着施平来到一个小院,让他在门房等候。忙完这些,梁胜便告罪一声,匆匆进了里面的一间官厅。不多久,梁胜又匆匆出来,在门房找了施平,说主薄召见。

主薄姓陈名肃,字严正,三十五六岁,天禧三年科举中第。由于名次比较靠后,属于那种吊榜尾的角色,殿试后只获赐九品登仕郎的文散官,同进士出身。

陈肃是杭州人,出自书香门第。幸亏他家道殷实,中第后在京城候缺,蹉跎了两年,去年才算有了新野主薄这个从九品的实职。新野属于邓州治下,太祖时由县改镇,如今又重新升格为县。现在新野没有县令,主薄就是这里的一把手。

想想治下人口,陈肃不由心中暗叹:从唐玄宗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以及后来的唐末黄巢起义等战乱,到五代十国混战的末期,220余年间,人口数量就从唐朝的近9000万峰值,急剧下降,仅有3000多万。可见那段混乱的历史时期,是多么的令人悲叹。如

今大宋立国六十余年,人口虽然有所增长,但除了东京(开封)周边地区增长较快,其他中原地区依旧没有缓过劲来,更不用说新野这种小地方。主要是北方地区这些年一直是灾害不断,人们纷纷跑去了南方。倒是江南地区发展的更快,比如陈肃的家乡杭州,如今有了五万多户,人口超过30万。

听到脚步声,陈肃收回了思绪,抬头向大门看去。等看清楚施平的模样,陈肃不由眼前一亮:好俊的少年郎君!再看来者的温文尔雅的气质和打扮,陈肃直接断定此人肯定是某位世家子弟。现在世家子弟不像前唐时那样身分特殊,人家毕竟底蕴还在,虽然不用刻意奉承,但作为读书人一般不敢小觑,常常会以礼相待。

施平进得门来,就望见到上座一名绿袍官员,白面短髯,颇有几分威严。施平一眼便知道这位就是县主簿了,这还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见到宋朝的正式官员。施平知道盯着看不太礼貌,来不及看清对方的面貌,便上前行礼:“学生施平,见过陈主簿。”

话音刚落,上面端坐的陈主薄突然咦了一声,问道:“施公子,听你口音,莫非也是杭州人么?”施平有些懵逼,自己明明说的是后世的闽南话,怎么会被对方听成杭州话呢?难道说现在的杭州话是这个样子的,自己的运气这么好,这也太巧合了吧。

施平还没来得及回答,抬起头来傻傻的看着对方。这位陈主薄又微笑着说:“巧了,你说你姓施,却忘记了身世来历。据本官所知杭州下辖富阳县大户就是施家,莫非你是施家子弟?啧啧,唐宪宗元和十五年状元公施肩吾的后人,果然不同凡响。本官与施家有些渊源,不知你是哪一房的公子?”

看到陈主薄一副自来熟的表情,施平张口结舌,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作答。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