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一梦千年话汴梁> 第三十四章金明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金明池(2 / 2)

一梦千年话汴梁 老山活着 更新时间 2021-09-08

施平心道这些日子,为了照顾那藩女,大家闷在驿馆里确实憋坏了。于是大手一挥:大家同去。恰好张茂实交了差,下午无事。于是,施平和张茂实就带着寇珠儿、简三郎、憨牛、拴柱、藩女以及张茂实的随从,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顺天门,游兴阔大数千亩地之皇家园林。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东京汴梁城外。园林中建筑全为水上建筑,池中可通大船,战时为水军演练场。金明池始凿于五代后周时期,又经北宋王朝多次营建,而成为一处规模巨大、布局完备、景色优美的皇家园林。

金明池从上游西头引入汴水,充盈汤汤曲沼,池碧波荡漾,水鸟欢鸣,红鲤戏波;苑中楹柱窗栏,明轩暗榭,红亭白屋,更耸峙数座烟雨楼台;遍植秀木修竹,广种嘉卉紫藤,四时皆得好景,为汴梁城人众娱兴游乐首选之地。

七夕刚过,虽交深秋,但园中植物仍生长青葱,花树茂发。众人满眼皆是郁郁葱葱,顿时心怀舒坦,悠悠然然哉。径边池岸,假山径路,桂树蕊香漏,阵阵沁人心脾。池边精心培育有各色花卉,或猩红、或粉白、凝霜之诸色芙蓉经昨夜微雨,瓣蕊丰润嫩,含羞露妖娆,分外迷人。

池上摇浆船舟,小桥过青柳拂,其画舱琴音曼妙女伎,红粉公子最狎欢,一池酒香醉游人;白鹭绿汀觅鱼虾,溪头野凫卧苇丛,还红男绿女影乱水,兼天降彩虹去濡染……

施平身后跟着寇珠儿,虽然两人已经熟悉了很多,但这还是他俩第一次单独相处。一路上两人虽然没多少交流,但寇珠儿还是美滋滋的。未来的夫君有才,而且为人随和,她非常的满意。

藩女寒症已经痊愈,身上的伤也差不多好了。她落后两人几步,很自觉的站在寇珠儿背后,以奴婢自居。众人夹游于来往人众中,逸兴云飞,大畅襟怀,皆纷纷赞叹如此秋色醉人,招人迷恋其间。

一时间,不觉已近黄昏,景色虽诱人却难填腹中肚饥,尤其是憨牛,早就嚷着肚子饿了。众人拥簇施平径往金明池苑中名为“徐记家婆菜”——这座专做江南特色肴馔的酒楼走去。

说来也巧,刚到酒楼门口,施平远远地看见刘从广从苑外来了,他领着两三个随从,这小子今天人模狗样的,只见他头戴嵌玉儒巾、身穿交领镶边牙白绸衣、腰系鹅黄缨穗带、手持书生白扇,乍一看倒不似武官,以为是个姿态潇洒的翩翩公子。虽然不喜欢这人,施平还不想得罪刘从广,不然也不会发个请柬给他。

施平紧步上前,走到跟前抱拳打了个哈哈,道:“哈哈,元景兄,来得早不如赶得巧,咱们刚游完园,你就恰好到了,咱俩还真是有缘啊!”

刘文广亦故作惊喜,随即回揖笑道:“呵呵,伯原说有缘,那就是有缘。对了,恭喜朝奉郎高升,这么大的喜事,哥哥岂敢迟到。这不,下了值就赶来了。”

随后,张茂实也与刘文广相互见了礼,众人这才簇拥着三人进了酒楼。酒楼徐掌柜一见打头的张茂实与熟悉老的顾主刘从广已至跟前,连忙恭敬的迎上来。徐掌柜忙引到一间宽敞明洁的大雅间就座,还呼伙计多人小心侍候。

只待须臾,穿堂伙计二三将“家婆红烧肉”“徐记坝王鱼”“双豆烧甲鱼”“铁盆鸭唇”“家婆拌鸡”“野菌锅巴”“菊秋醉蟹”等二十多道名传餐界,滋味适口的珍馔好菜,满布三桌。

今天是私宴,施平没有那么多讲究。于是施平、寇珠儿和张茂实、刘从广四人坐了一桌,三个人的随从也没有落下,同样的筵席,施平让他们坐了外面的两桌,施平的随从倒也习惯了他的做派,反倒是张茂实、刘从广的随从诚惶诚恐,在施平的劝说下,勉强坐上了酒席。

张茂实一挥手,伙计立马将三坛玉冻春酒尽数开坛,提壶徐杯,醇香四溢,得未饮先醉之感。众人随着张茂实举杯,首先齐贺上桌的施平,恭喜他获封朝散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在施平旁座的刘从广道:“伯原老弟,朝廷已经封了你朝散郎。这种从七品的文散官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兄弟何不在京城谋个实职,没必要回到新野那穷僻之地种地。你也知道,我家姑母如今在朝中还能说得上话,不如作哥哥的去求太后,帮你谋个实职可好?济叔,你说呢?”

张茂实闻言也附和道:“元景,你这主意不错,如果太后点头,伯原很有希望留在京城。这些年你一直流落在外,做兄弟的实在不忍心你再回到那新野乡下。”

施平微微一笑,起手揖而答道:“这些日子,多蒙张大哥和元景兄的照拂,已经是很添麻烦了。小弟从小跟在翁翁身边,习惯了田园生活,京城的繁华对于我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小弟现在即使当了朝散郎,骨子里还是乡下人。说句实话,其实我很喜欢种地,这京城反倒是住不惯。小弟没有享福的命啊!只好多谢两位兄长的美意了。”

两人再劝,施平只是不肯,张茂实和刘文广也只好作罢。酒酣耳热之间,大家聊起了京城的趣事,倒也其乐融融。只是施平并不知道这两位兄弟中,一人是真情实意不舍施平,一人却是虚情假意前来摸底的。

酒食一阵,刘从广起身,端着酒杯,告辞道:“伯原贤弟,今个下半夜还要值守宫禁,实在不能相陪了!不知伯原哪天动身,兄弟定要送汝一程。”

“哦,”施平答道,“明天小弟还要去王尚书府上拜师,拜师礼毕后,小弟打算立马回程,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明天就不麻烦元景兄了!”

“啊”,刘从广嘴角抽搐了一下,问道,“怎么这么急?不如在京城多留几天,好让哥哥再做个东!”

施平耸耸肩,无奈的回道:“没办法啊!眼瞅着就要秋收了,小弟已经归心似箭。咱们来日方长,过几年小弟还要参加科举,说不定麻烦哥哥的地方都很多。”

“也只好如此了!”刘从广一脸惋惜,随后抱拳,“济叔,伯原,公务在身,刘某先走一步了。”

两人把刘从广送到楼下,看着他带着随从走远,施平正准备上楼,却见张茂实看着远去的刘从广,紧蹙着眉头一言不发。施平有些奇怪:“张大哥,你怎么啦?”

张茂实收回目光,这才说道:“伯原,我总感觉刘元景今天有些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我告诉你,刘从广这人又阴又狠,而且胆大妄为。跟这种人打交道要多长些心眼。我从来没见他对人如此热情,总觉得这小子没安好心。”

施平:“大哥,我又没得罪他,他也没必要来算计我吧!再说明天我就要走了,以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井水不犯河水罢了。”

张茂实严肃道:“伯原,千万别掉以轻心。有件事你恐怕不知道,你翁翁曾经得罪过太后,所以你这次封赏才被拖了这么久。刘元景是个睚眦必报的人,那天他突然在潘楼请客,我就有些奇怪。今天这样热情,我担心这小子会算计你。刘太后也许不会这么小气,这小子就很难说了。”

施平平静的说道:“张大哥,实不相瞒,翁翁当年在先帝面前反对太后干政这事我知道,太后因此不待见我,我也很清楚。自从刘从广在潘楼突然接近我,我就已经上了心,正提防着这小子呢!反正明天我就走了。我自己会小心的。”

张茂实摇摇头,说道:“当年的事没这么简单!我也不大清楚。总之,你要小心。你的身手虽好,但身边的随从不顶用,万一……算了,我调两个好手给你,以后让这两人保护你的安全吧。”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