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一梦千年话汴梁> 第三十八章杂役厢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杂役厢军(1 / 2)

一梦千年话汴梁 老山活着 更新时间 2021-09-08

 那小队骑兵的首领将一份名册交到施平手里。施平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屯田营的花名册。

等施平看完各个年龄段的人数,他的脸立马黑得像锅底:十五岁以下总计三百九十一人,最小的还不到八岁;十五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总计三百一十五人;三十五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共计五百零五人;五十五岁以上共计一百三十人。

尼玛,这也太坑了!屯田营共计一千三百余人,可真正的壮劳力还不到四百人,更加可恶的是那些所谓的壮劳力,也一个个瘦得像麻杆,身体羸弱,看不到几个真正壮实的人。

焦用见施平脸色不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小心问道:“将主,有什么不对吗?”

施平双手紧握,牙齿咬的咯咯直响,恶狠狠地说道:“老焦,你没看出来吗?老子被人坑了!这屯田营里根本看不到几个真正的青壮,这哪里是什么屯田营,根本就是乞丐营!”

焦用狐疑的看了一眼施平,又看了看下面的老弱病残,琢磨了一下就恍然大悟。他忙凑到施平耳边,悄声说道:“将主,没错!屯田营就是这副德性。您想想,新野毕竟是在中原腹地,朝廷怎么可能把正规的厢军交给你屯田,那可是犯忌讳的!”

“呃”,施平一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忙问,“老焦,你啥意思?”

“将主,屯田营就是杂役,理应就是这副模样啊!”焦用一副理所当然,继续解释道,“前几年河北发生了瘟疫,这批人都是从流民中选出来的。这也是朝廷的老规矩了!每次哪个地方遭了灾,朝廷就会派官员收编流民,身体强健的就编入正式厢军,除了修桥补路,同时也当做禁军的补充兵,饷钱也会多一点。有武艺的甚至会提前编入禁军,那拿的军饷就更多了。剩下的身体弱的就只能干杂活了。这只屯田营就是杂役,也是最后被挑剩下的,不可能有真正的青壮。否则,这么多青壮聚集在一起,那点饷钱连饭都吃不饱,还不得作乱啊!”

“呼……”施平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忍不住骂了一句,“我靠,吓死老子了!还以为……”说完也觉得好笑,心情顿时好了不少。刚才自己吓唬自己,疑神疑鬼的,原来这才是宋朝杂役厢军的常态呀!

一场误会,是自己想多了。自己这么个小人物,刘娥那样的大姐大怎么可能把他放在心上?事实上也没有人在算计他,杂役厢军就是这副德性啊。想想也是,如果是正规的厢军。谁敢把这么庞大的队伍交到自己这个菜鸟手里,不怕自己作乱吗?

在中国古代,每个朝代几乎都有流民,也就是因为遭遇天灾人祸,社会动乱等各种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求生路。流向他乡的人,历来都是社会当中极其不安定的因素,对于社会的统一构建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朝代更迭当中,各朝各代对于流民安置大多也都是在短期当中有效果,没有持续性的措施,而且控制模式都存在着顾此失彼的境况,多数都是或多或少有失偏颇。在北宋统治国家的一百多年当中,没有发生很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不是在北宋这一百多年风调雨顺,百姓也不是都安居乐业,在很大情况下与北宋政府能够安置好流民有很大的关系。

北宋除了开仓放粮赈灾等等常规手段,其中见效最快的一个办法就是招募流民参军。北宋实施了募流为兵的政策,缓解流民给政府的巨大压力,而流民当兵又可以赚钱,一名正规厢兵薪水每年都有近三十贯钱,基本能够维持一家五口的生活费用;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当厢军,也经常把挑剩下的来兴办公役来进行解决流民生计,即使作乱,这些人也没有战斗力。

眼前的屯田营就属于后一种,他们名义上也是厢军编制,其实都是一群失去家园的的难民,等于是享受最低政府补贴的流民罢了!

可眼瞅着马上就要十一月了,这天气说变就变,本来以为是五百青壮,现在成了一千三百多老弱病残,人数一下子提高了三倍,前期准备的房子根本不够呀。新野县虽然靠近江南,但冬天里一样很冷。

施平回乡之前,三司衙门就先派出官员在邓州征调了劳役,为这些厢军在仙云山庄附近修建了军营。当时三司衙门是按一个都五百人的规模修建的,不知道现在怎么就变成了一千三百多人,那位任勾院是怎么想的,一下子打包送来这么多人。这不是坑人吗?

现在来都来了,不管怎么说,眼下第一步是赶快把房子盖起来,否则这些人熬不过去。想到这些,施平眉头紧蹙。他转头看向那一小队骑兵的军官,问道:“对了,这位哥哥,刚才忘了你叫什么?你和你的部下也是屯田营的吗?”

那小军官吓了一跳,双手乱摇,忙恭声说道:“小的当不得将主这样称呼,小的名叫张横,这队骑兵并非屯田营的。小的是殿前司马步军队正,这五名骑兵都是小的属下。张祇侯担心将主镇不住这些流民,特派小的前来护卫将主。来之前祇侯说了,今后这队骑兵,就听将主的指挥。”

施平心中一暖,张茂实对自己真不错,他担心自己年轻镇不住场子,特意派出部下前来帮忙,这份人情可不小,又问道:“张队正,我来问你,我手下除了你这几个三班殿直护卫,按照规矩,应该还有三个都虞候,还有进义副尉三十人,进勇副尉九人,主簿三人,承节郎三人,怎么我至今没看到一个人呢?”

听到施平的话,那张横惊讶得嘴巴越张越大,他嗫嚅了半晌,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作答。还没等他想好措辞,身后一阵脚步声,就听有人笑道:“呵呵,翊卫郎,你想多了!你的部下只有本县尉一人。”

施平回头看去,只见县尉刘信,带着梁胜等一帮书吏,走进了临时营地。施平忙抱拳行礼:“原来是实甫兄,你怎么过来了?”

“伯原老弟说笑了,本官不敢不来呀!”刘信抱拳还礼,调侃道,“虽然你是翊卫郎,堂堂的朝廷七品武官,屯田营的将主。但是根据朝廷的规矩,屯田营既然到了新野,如何安置,就是本县尉的事情了,你可不要越权哦!”

施平一愣,忙问:“实甫兄的意思是,屯田营的安置由县衙负责?”

“对啊,你不知道?”刘信诧异的看着施平。

厢军是宋朝各州县安保部队,最高隶属于兵部,兵部拥有对全国厢军的指挥权。但是实际上,由于厢军战斗力弱,一般只有维持治安和杂役的任务,州县地方长官一样对其有领导权。尤其是杂役厢军,实际上属于流民的性质,到了所在地,基本上是由当地政府负责安置。

刘县尉说清楚后,施平这才知道自己又想多了,反而松了一口气,自嘲道:“我哪知道有这么多规矩啊!刚才还以为这些人的安置,都要靠我自己去管,害得我瞎担心了半天!您看看,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房子那么少,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可把小弟愁死了!”

“哈哈”,县尉刘信打了个哈哈,漫不经心的说道,“有什么好发愁的!房子少,让他们挤一挤不就完了。实在不行,再多搭建一些窝棚,费不了多大的事。”

“啊,实甫兄,您就打算如此安排?这不妥吧。”施平瞪大了眼睛,惊讶的问道。

“还能怎样?哎,我也想把他们安置好,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刘信无奈的耸耸肩,叹了一口气说道,“伯原,虽然朝廷拨下来了一年的钱粮,但这些钱大部分是今后的军饷,剩下的只有这么多,还要购买农具,缺口这么大。我总不能给他们盖瓦房吧!”

“这怎么行?”施平急了:“新野的冬天也是会冻死人的。这样不行!我是他们的将主,如何忍心看着他们在寒冬里苦熬?”

刘信笑道:“那你打算怎么做?出钱替他们盖房子?你是将主,虽然屯田营是杂役,但是他们也不是你的庄户。用自己的钱养朝廷的军队,不问对错,那可就是斩立决的罪名啊,你可要想清楚了。”

施平反问道:“实甫兄,难道我这个将主先借钱,让他们度过难关,也有错吗?”

刘信摇摇头,认真的说道:“伯原,别怪本县尉没提醒你。不管什么理由,只要是你个人拿钱养军,都是不合法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