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定君图> 第四十章水镜清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水镜清明(2 / 2)

定君图 赐官 更新时间 2021-09-08

“应该不会吧?我可是听说秋府的少爷是个脑袋不灵光的傻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来头?”红衣女子疑惑地说道。

“实情怎样,不得而之。但说他是个傻子,定是谣传了,我曾与他有过接触,此人谈吐不凡,颇有识见,是个精明的人物。”灵姑娘缓缓地说道。

“我也只是怀疑而已,此事还有待查证。眼下最重要的,我们要先他们一步回京向大人禀明情况,让他有所准备。”傅先生说道。

“先生言之有理,如此我们……”灵姑娘点头应道,只是话到一半,突然从窗外传来了一阵锣鼓声响,堪堪将她的话打断了。

三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疑惑,不知道下面又发生了什么事,便停止了交谈,齐齐走到窗前向下望去。

......

秋正桐望着眼前似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人龙,只觉双腿沉重,再也无法前进一步。转过街口,便是东城门了,眼前的情景是他始料未及的,一时惊的愣住了。

一张张朴实的面庞映入眼帘,有熟识的,也有陌生的,但不管怎样,秋正桐清楚的知道一点,这是清远的父老乡亲来为自己送行了。

“秋大人,大家知道你今天便要离开清远,一早便自发在这里守候了,只为能送你一程。”站在人群前面的一个干瘦的老者在一个中年男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握住秋正桐的手道。

“老人家,这天寒地冻的,您怎么来了?惹是有什么闪失,叫我如何能够心安。”秋正桐急忙扶住他的手臂,关切地说道。

这位老者他并不陌生,当年他初到清远,第一件审理的案子便是与这老者有关。在他接任之前不久,清远发生了一件奸杀案,嫌犯便是这老者的儿子,当时前任县令已经将案件落实,判他的儿子秋后处斩。

秋正桐到任后翻阅案宗发现其中大有蹊跷,便明查暗访,最终凭着在死者颈项间指痕的油渍及发间找到的残碎肉沫,终于查出真凶实是县中一个屠夫,还了老者儿子一个清白。自此老者感念他的恩德,逢年过节都要带上儿子来感谢自己一番。

“大人,当日若不是你,我这儿子便要枉死了,我这把老骨头便连个送终的人也没有,你对我们家实是恩同再造,我们父子无论如何也是报答不尽的。”老者语带哽咽地道。

“老人家,我不是说过了么,这些都是我的份内事,您老如此,反倒是让我心中不安了。”秋正桐微笑着说道。

老者用衣袖轻拭了几下眼角,又从身边中年人手中接过了一个瓷碗,端到秋正桐的面前,沉声道:“秋大人,你这一去,小老儿我心中真是不舍。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什来为你壮行,若是不嫌弃,就喝了这碗家乡的水,只盼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清远的乡亲父老。”

秋正桐颤抖的将碗接在手中,只觉这小小的瓷碗不能承受般地沉重,他环顾着四周热切的目光,胸中好似万千江河翻滚,久久不能平静。他很想向众人道一声谢,但这平日里简单至极的两个字,此时任他使尽浑身的力气,却是哽在喉间,无法说的出来。

“乡亲们,把力气都使出来,为秋大人送行。”老者眼见着他将碗中的水一饮而尽,忽地挣脱了搀扶,振臂喝了一声。

锣鼓声响起,秋正桐这才发现,在城门的两侧不知何时搭起了数丈高的戏台,随着乐声一起,便有戏子登上台唱了起来。其中数人都是身着官服,不言而喻,便是在扮演自己了。

他仿佛又看到了在清远三年来的种种情景,坐堂,断案,助农作,修河渠,便连几日前的开仓赈灾的情形,此时也在台上演的活灵活现。虽是数戏并起,却是一点也不慌乱,直让他如堕梦中,无法自拔。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醒转了过来,此时众人已经自发地向两旁分开,让出了离城的道路。秋正桐强抑住激动的心情,双手颤抖地从地上捧起了一捧冰凉刺骨的土,小心地倒进了贴身的锦囊中,接着又向众人深鞠了一躬,便咬牙转身向马车处走去。他不敢再回头,哪怕只有一眼,也要让他生出了不舍的心。

“秋大人,一路顺风!”众人排练好般地齐声叫了出来,声音直冲云霄,似是将这天也要翻转般的嘹亮。

此时已经蹬上车辕的秋正桐突然身子一震,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沿着冰冷的面庞滑落了下来。

......

骏马嘶鸣,一行车马终于缓缓踏上了远去的行程。站在人群中的秋子风,望着站在贮立车前渐行渐远的身影,眼前渐渐模糊起来起来,突然想起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真心地叫出一声“父亲”,他张了张口,想要高喊一声,却终是落于无声。马蹄声响,雪地上深深的辙印无限地向前延伸,由深入浅,由近及远,终不可见。

这时,一阵悦耳的唱腔在他耳边响了起来:“任你居庙堂,舞权杖,博的个清史留名,万世流芳,终抵不过留在百姓心中的那一点念想……”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