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三十四章缔造江陵(1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缔造江陵(15)(2 / 2)

大宋权将 蝶兰 更新时间 2021-09-09

郭平谨慎的让随行的士兵把吴澄护在身后,等他们刚摆好阵势,一队约莫十人不到的骑兵小队出现在眼前。

领头之人脸带笑容,看起来不到三十岁,双眼炯炯有神,不是张贵又是何人。

“吴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张贵有失远迎,请吴先生恕罪。”随着战马呼啸而至,张贵那特有的声音,让所有人都振奋起来。

随行的护卫听到这个声音,连忙让开路,张贵转瞬即至,跃下战马来到吴澄跟前:“后进末学张贵,见过吴先生。”

张贵虽知吴澄大名,却没想到吴澄还这么年轻,不过吴澄成名甚早,是天才的儿童,自己向他学习也是应该,才人嘛,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人,况且自己知道的乱七八糟的事,还要借此人之口告诉大家呢。

吴澄也没想到张贵如此年轻,又是如此看重自己,一下子有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感觉,连忙拱手道:“张大人博学见闻,为国为民、尽忠义,幼清岂敢受张大人大礼。”

吴澄,心正而量远,气充而神和,博考于事物之赜而达乎圣贤之蕴,致察于践履之微而极乎神化之妙,正学真传,深造自得,实与末俗盗名欺世者霄壤不同,吴澄才是真正的博学见闻之才,张贵只不过是冒充而已:“张某不过泛滥之辈,不知深浅,吴先生不远千里而至,张某大幸也。”

“张某时感孤寂,只有吴先生可解张某心中之惑,恨不能亲自前往布水谷,拜见吴先生,今先生亲至,张某实在感激万分,还请吴先生解惑。”

吴澄还有什么话好说呢?一个节度使、荆湖置大使、沿江招抚使能这样对自己?自己还有什么话好说呢?于是连忙把程绍开和吴枢介绍给张贵。

“吴老先生,”张贵拱手深深行礼,认真说道:“张某不才,愿代替天下人谢吴老先生为大宋生了如此娇儿。”

哪有父亲不喜欢听到赞扬自己儿子的话?吴枢大喜,连声说不敢,但是表情却暴露了他的感情。

张贵继续说道:“江陵城已为吴老先生准备了一座大院,只等吴老先生前往居住,若有不习惯之处,张某愿以江陵举城之力,任由先生挑选。”

吴枢更是不敢,不过心中却下定了决心,若江陵真的如张贵说得这么好,自己就是把家迁到这里也无妨。

“程老先生,”张贵神色有几分严肃起来:“象山学院主讲虚位以待,还请程老先生无论如何都不要推辞。”

程绍开大吃一惊:“大人,万万不可,象山书院主讲之职,老夫愧不敢当。”

程绍开本应自创道一书院,接下来就是主讲象山书院,提倡合朱陆两家之说,张贵只不过是把他的步伐提前一点而已。

张贵笑了笑,程绍开以为他只是开玩笑而已,却听到张贵说道:“这不是张某一个人意思,陆心源陆老爷子给的建议,陆常平也已经同意,还有谢枋得谢老他们也上书。”

程绍开还是不依,张贵只好说道:“程老先生难道就不愿意为大宋出一份力量?”

“为大宋,某就算是舍弃残躯也不足惜。”程绍开认真说道。

“那就行,那就行。”张贵神秘笑了笑。

夜里,张贵拿出陆心源的信,把众人招待到陆心源的老窝。及夜,吴澄辗转反复,怎么也睡不着,正想开门出去,却看到张贵就在门口。

“吴先生,睡不着?”张贵笑了笑,道:“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不若秉烛夜谈?”

“张大人果然是爽快之人,”吴澄看到他手中的酒壶,突然笑道:“莫非张大人也是。”

若干年后,吴澄刻印了《易》、《诗》等一系列的古籍,又着《天文》、《地理》、《化学》、《物理》等一系列奠定后世发展的今籍,成为大宋帝国最着名的人物,但后人研究人员都发现,着名上却写着:吴澄、张贵合着。

书中观点鲜明,往往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开大宋一代学究之风,创造了大宋前所未有之辉煌,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吴澄常年隐居,喝酒解闷,酒量自然不错,张贵这两年更是泡在酒坛子里,两人秉烛夜谈,一直到天亮,张贵因为要操练,所以才告辞而去。

吴澄哪里还睡得着,信步走出陆府,却发现乡村早已热闹起来,只见张贵、郭平等人正在操练,人数虽少,但是声势可不弱,在这小队伍之后,让吴澄感到奇怪的是还跟着一个瘸脚的汉子孤零零的跟在一起操练,动作虽然不甚伶俐,但却有招有势,颇为认真。

吴澄觉得奇怪,看了一下身边只有一个汉子带着他的婆娘及三个娃娃,好奇问道:“这位小哥,那人怎么穿着打扮都和其他人不同。”

这人却是恰好回家的马良铁,马良铁摇了摇头,道:“那人叫王磊,已不是均州军士卒,他曾经受过伤,退役之后经营王氏马车行,跑陆家庄到江陵城的马车呢?”

吴澄暗中觉得奇怪,怎么马车不是富贵之家所用,听这人这么一说,江陵倒是常见之物?不过吴澄觉得这个叫做王磊的人虽不再是士卒,可是还把自己当成士卒,倒也难得:“莫非这位王小哥的马车任何人都可以坐?”

“可不是,我们正要坐王小哥的马车去江陵城,也不贵,一个人不过一百文钱。”马良铁笑了笑,觉得这人的问题有点奇怪。

这人怎么这么说话?一百文钱还不贵,看着这人也不过是粗布麻线,有点生气道:“这位小哥是做何营生?一百文钱可不少了吧。”

“在下不过一名苦力而已,就在江陵城内干点力气活。”马良铁的脾气还算好,虽然知道吴澄有点看不起自己的意思,倒也没有丝毫不悦,自己本来就是一名苦力,也没有说错。

吴澄听他说话有理有节,倒也不再小看,试问道:“这就是小哥的娘子和娃娃?”

“嗯,我们在江陵城内租了房子,婆娘在家也没事做?准备搬过去找点营生补贴家用。”马良铁笑了笑,道:“听说葛氏裁缝店要招帮工,到时打算让娘子去看一下。”

“不过还得过一两年,等娃娃大了一些再说,听说江陵城内要修建幼儿园,就是把娃娃放在一起耍,也算是奇怪的一件事。”

“江陵的房子怕是不便宜吧?小哥一个人当苦力养家糊口可有点吃力了。”吴澄看着眼前的汉子晒得皮肤黝黑,有点悲天悯人。

“呵呵,还好。”马良铁笑笑,却紧紧拉住婆娘的手:“也不算,先生是外乡人吧?江陵城内的苦力可能赚不少钱,在下一个月也能赚五两吧?有时还能得到一些奖励,还好,还好。”

“五、五两银子?”吴澄有点吃惊。

“先生恐怕不知道,江陵有文人帮江陵日报写一首诗就可以获利五两银子,可恨在下不识文字。”马良铁有些羡慕,但更多的是给自己内心加了一把劲,自己虽然不是文人,可不代表自己的娃娃不是?再说自己仅在江陵两个月,就能粗略看得懂江陵日报,也算是进步。

看着吴澄不敢相信的眼神,马良铁从怀里掏出一份江陵日报,打开其中一个版面,指着其中一首诗,道:“就是这首,先生可以看一下,上面还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呢?”

吴澄道了谢,接过来粗略看了一下,这是一个写着“文学”两个字的版面,上面刊登了不少文章,其中还特意指明了这是专栏约稿,值五两银子,最后还说道:凡自认文学可比者,皆可来稿,择优录取,稿酬丰厚。

吴澄看了一下这个名叫于石的学子所作的诗,果然是别有风格,笔力也颇深,不由暗中敬佩。

又看了一下其他文章,多是平平无奇的作品,最后把江陵日报交还给汉子,叹道:“江陵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吴某小看天下人了。”。.。

全文字无错txt手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