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唐:不装了,你爹我是李世民> 第四十九章 建言设巡按御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 建言设巡按御史(1 / 2)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活字印刷术还没有出现,读书人的数量还不够多,再加上许多士族还不怎么接受科举,所以能录取的士子并不是太多。

再加上,大唐相比于后面的几个王朝,官僚机构还比较简单,目前还没设置道,没有后面的总督巡抚这些,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官员。

所以,录取人数不多,能参加殿试的文武士子也就合计六十来名。

也因为人数不多,李世民便依照李崇的建议,对这些参加殿试的士子直接进行面试。

此时,马周在回答了自己的看法后,李世民就很受启发,便因此多问了一句,道:“以卿之见,当如何使我大唐政通人和?”

“朝堂上,以绅权制皇权,朝堂外,以皇权制绅权,如此国必昌,民必安。”

马周回道。

大唐还没出现程朱理学,儒学也还没堕落到绝对君主专制的地步,天下普遍还是信奉君择臣、臣亦择君的观点,很多隋朝旧臣、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势力的旧人,后来都毫无压力地入仕大唐,且成为名臣。

所以,马周此刻也就敢这样说。

李世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而是点首后问道:“当如何制之?”

“朝堂上自有谏官谏君,然地方上亦当有监察之官监察豪强!当设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地方,专司监察弹劾之权,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每按临一地,当审录罪囚,吊刷案卷,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翦除豪蠹,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如此地方官绅必不敢胡为。”

“但为避免巡按御史以监察之名行窃据之实,当使其无地方为政之权,如钱粮、兵马之征调,只查其有无贪腐,而无权决定其去留!且当使其为小官,而掌大权,如此可使初入仕者任此职,初入仕者不如老吏奸猾,不易被豪族拉拢,且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气,而敢言他人不敢言之事,而初入仕者又无党羽,故不易在地方拉帮结派。”

“但巡按御史若犯罪,理当从重处置!”

马周因此侃侃而谈起来。

李世民听后频频点首。

设立地方监察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李世民早就想做的事,如今马周提出来,算是正对他的心坎。

在面试了其他殿试士子后,李世民最终还是觉得马周的对答最为实际,其谈吐表达也更为得体清晰,且明显对地方对民间很了解。

而不像一些士子只引经据典地说天子当崇德怀仁,当效尧舜这类的话,而不具体。

不过,李世民在钦点马周为状元前,还是决定问一问大唐现任文官之首杜如晦的意思:“杜卿认为,这些殿试文科士子中,谁当为状元?”

杜如晦看着外表看上去老老实实、敦厚耿直,且站在大殿内如木头一样呆呆的马周,是越看越满意,说道:“自然是马周!此人有宰相之才。”

李世民也很喜欢马周这种看上去就很听话,又能说些少年老成之言的人,就点起头来。

杜如晦则道:“只是臣不知道他师从何人,此人之师,很会选才,如此可琢之良玉,一般人是真看不出来,不说别的,单轮其门第出身寒微这点来说,很多人只怕就只看到他马周一身的寒酸,而看不出他气定神闲、心有万民的胸怀。”

李世民笑了起来:“他的先生就是李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