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战国之大秦质子> 孝王篇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孝王篇四(2 / 2)

端坐于台阶王座之上的秦王嬴渠梁将阶下群臣的视线收入眼中之后,视线再一次落在了地图一旁的大良造孙伯灵身上。

“大良造可否详细解说一番。”

“遵命。”

接到秦王嬴渠梁的命令之后,大良造孙伯灵手持长杆来到了地图的左侧,而此刻他的头顶之上赫然就是秦国西方的广大区域。

大良造孙伯灵将手中长杆以如今秦国最西端的敦煌城为,直到地图之上那个名为葱岭的地点才缓缓停下。

转身回望前方的秦国群臣们,大良造孙伯灵沉声说道:“犹记得数年之前先王曾对西域之事进行过一场讨论,而那场讨论的最终结果便是大秦要在继续东出的同时,为西方可能到来的敌人作好准备。”

“经过数年的努力如今秦国的脚步已经跨越了秦国西境的敦煌城,并逐渐在广袤的西域之地扎下了根基。”

“所谓西进西域既指的是我大秦要继续在西域之地增加影响力,乃至将整个西域收入囊中;也有以西域为跳板辐射周边诸如大宛等国的意图在。总之,我大秦的西进大策不在主动进攻,而提防西方之地可能到来的威胁。”

将秦国对于西面的谋划说完之后,大良造孙伯灵缓缓看向了下方群臣。

确认了他们对于自己的大策已经明白之后,大良造孙伯灵脚下步伐轻动逐渐转向了地图的另一边。

这里才是秦国东出中原、乃至一统华夏的主战场。

在这一片的东方战场之上有着梁国、韩国、赵国这样的昔日晋国之后,也有着陈国、齐国、吴国这样东南之地不可小觑的势力,当然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地图之上那一片巨大的地域。

看着那一片之上用篆字所勾画而出的那个楚字,大良造孙伯灵的双眼之中登时生出了几分忌惮。

许久之后,大良造孙伯灵的视线缓缓从楚字之上移开,最终落在了在其上方不远处的魏国和韩国身上。

又是数息过后,手中长杆从秦国东方的众多诸侯之上一一划过,大良造孙伯灵转过身来对着身前的秦国群臣缓缓解释了起来。

“诸位,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两场大战,我秦国得以取代魏国成为了天下霸主,但是这也使得天下诸侯难免对我大秦心存忌惮。”

“所以对于东方诸侯我大秦绝不能像对付西域小国那般大开大合,而需要妥善谋划,这也正是伯灵提出东稳诸侯这一战略的缘由。”

“对于这些诸侯我大秦要摆出一副举全国之力修筑都江堰,绝无侵夺他人领土的架势,如此方能使得诸侯对我秦国的忌惮降到最低。”

大良造孙伯灵的话语可以说是通俗易懂,在场的秦国群臣们都听明白了这位大良造对于东方诸侯的态度。

不过听完之后他们的心中却是不禁生出了一丝疑惑,难道接下来秦国就没有什么东出的打算了吗?

“大良造之策确实十分妥当,只是是否保守了些?”这不大良造孙伯灵的话语落下没有多久,身着墨色甲胄的郿君白兴首先问出了心中疑惑。

“当然不是。”

面对郿君白兴的质疑,大良造孙伯灵淡然一笑,手中长杆缓缓落在了最靠近秦国的魏国、韩国之上。

“王上、诸位,伯灵提出东稳诸侯说的是我大秦未来的东出尽量不采用武力征服,以免引得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

“不过数十年之前被我大秦一分两半的魏国,国力远不及之前、距离我大秦又如此之近,乃是摆在我大秦面前的一块肥肉。”

“再说多年之前发生内乱、在我秦国率领之下才得以复位的韩国,距离我大秦也是近在咫尺,未来势必也逃脱不出我大秦的手掌心。”

将手中长杆缓缓落下,大良造孙伯灵笑着面前众人说道:“王上,诸位,昔日管子对鲁国的谋划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控制一个国家不一定要诉诸武力。”

“如今我大秦实力远超魏国、韩国,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全力渗透其国内的方方面面乃至将韩魏两国纳入我大秦麾下,成为我大秦东出之路上的两个附庸。”

“彩……”

大良造孙伯灵的一番话语说完,章台宫中立刻陷入一阵的喝彩之中,这些秦国群臣们不禁为这精妙谋划而心生敬服。

他们当然知道昔日齐国管仲对于鲁国的经济战,对于昔日强大的周公之国究竟产生了多么巨大的破坏;

他们也在畅想未来的魏国、韩国在秦国的全力渗透之下,成为秦国治下的两大附庸。

到了那个时候摆在秦国东出道路之上的阻碍将会被移开一大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