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战国之大秦质子> 惠文篇十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惠文篇十三(2 / 2)

一声叹息之后,楚王芈商似乎是下定了决心,对着面前的令尹昭奚恤郑重说道:“寡人要将我楚国所有的士卒尽数交予令尹,还请令尹替寡人守住祖地、守住郢都。”

“臣必当尽心竭力,定不负王上之重托。”面对楚王芈商如此郑重的话语,令尹昭奚恤当即拜倒在地。

两人如此一番君臣交托之后,楚国这一场大战的主要应对方向也就算是定了下来。

就在此时,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左徒景明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当即向着楚王出声贺喜道:“王上,臣以为此番大战却不一定完全是我楚国的为难,也有可能是我楚国逆转天下形势的契机。”

当看到自己这句话说完之后,其余三人齐齐看向自己的目光,左徒景明当即打起精神沉声说道:“王上可知数十年前的秦国如何奠定如今天下第一强国的地位,那不是凭借口舌之利便能获得,而是依靠那无比强大的国力军力以及一场场大战的胜利。”

“通过河西之战,蛰伏了数十年的秦国一下子将曾经的天下霸主魏国从霸主宝座之上踢了下来;通过对三晋的战争,锋芒已然显露于天下人面前的秦国彻底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议的地位。”

此刻听着对面的左徒景明介绍着秦国过去的经历,楚王芈商心中先是疑惑,然后神情却在一分一秒之间变得清明了起来。

许久,等到左徒景明的话语完全说完之后,就见楚王芈商带着几分别样的神采向其询问道:“左徒的意思是,我楚国此番或许能够重现当年秦国之事?”

“正是。”并没有丝毫否认当即给出了答复之后,左徒景明随后说道:“启禀王上,臣以为一场大战所代表的不仅仅只有胜负那么简单,他或许意味着部分乃至整个天下形势的转变。”

“此番我楚国若能举全国之力一举击败当世第一大国秦国,那么这天下霸主之位我楚国也未必没有资格坐上去。”

“彩……”

一声喝彩之后,楚王芈商当即站起身来放声说道:“既然如此,便让寡人用这场战争来证明,我楚国究竟有没有资格坐上那天下霸主的宝座。”

……

伴随着楚国都城郢都楚王宫之中的这一场商议,楚国对于如何应对此番诸侯联军的攻势也算有了一个大体的战略。

随后伴随着楚王芈商的一声令下,楚国这架已经运转了数百年的国家机器因为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再次高速运转了起来。

按照楚国令尹昭奚恤之前所作出的部署,整个楚军的精锐士卒纷纷开始向西方、向郢都方向调集。

这一次楚国便是要以举国之力,在祖地丹析之地、在都城郢都城下和即将来到了那支强大的秦军来一场硬碰硬的正面较量。

而既然楚国选择了抽调精锐军队向郢都方向集结,那么其另外两路之上的防御力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削弱。

为此,令尹昭奚恤在详细研究了这两处的山川地理之后,给这两处的留守下来的军队下达退兵的命令。

对于东南之地的留守楚军,令尹昭奚恤命令其果断撤出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的原吴国江北之地,退到江水以南准备以江水为阻击陈国方向联军的前线。

大战未开便就先撤退,这件事情显然不太好听。

只是面对陈国大军已经是枕戈待旦、随时都有可能进攻,面对抽调大军支援西线、东南之地防守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令尹昭奚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不仅仅是东南之地这一路,为了保证西路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应对来犯的强大秦军,令尹昭奚恤对中路的战略规划也是以防御为主。

不过这两地虽然在战略之上都是防御,但是在具体的执行方面却也有些不同。

若是楚军在东南之地的具体执行可以用一个“守”字来形容的话,那么其在中路的部署就完全可以用一个“拖”来形容了。

与东南之地可以依托江水这一道天险阻拦敌军南下的情况不同,中部这一路虽然也是水流众多,但很难完全将敌方的攻势完全阻挡。

所以令尹昭奚恤的设想便是凭借这些众多的河流,尽可能地拖住中路联军进攻的速度,一直等到西线秦楚两国的交锋分出胜负为止。

将以上两个方向的部署都做完了之后,令尹昭奚恤则开始将西线方向的规划重新看了好几遍,一直到觉得没有问题这才作罢。

而将这一切都完成了之后,令尹昭奚恤轻轻放下手中墨笔,缓缓走到了书房的窗前。

望着西方已然渐渐西垂的落日,令尹昭奚恤心中忽然浮现一声感慨,“该做我都已经做了,如今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