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二百零七章 巡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七章 巡游(2 / 2)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无语中 更新时间 2021-10-03

当李富贵看到中国铁路工人在崇山峻岭间施工的时候他也不禁被这壮丽的场景所感染当中国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他们的确能够创造出伟大的成就李富贵有时无法相信面前的这一切因为他最近常常会想起自己刚到这个时空的所见所闻。</p>

李富贵并没有去理睬新内阁的组建他这个时候正流连于西南的山山水水之间这些年来议会和政府的配合一直很不错共同的敌人让他们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这次魏人杰表现出对李富贵的独立精神让议会很是欣赏李富贵相信在自己回到南京之前他们之间是不会有什么不愉快的。</p>

在李富贵去作环球旅行的这段日子里中国政府在南方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在经济上东南亚的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在政治上通过给与当地人自治权以诱惑同时利用自己宗主国的地位施加压力东南半岛上的几个国家的主权在这样的攻势下已经丧失殆尽。</p>

在李富贵看来这样的举动有些操之过急不过6归延的脚并没有到此止步他甚至在印度尼西亚得到了落脚以往李富贵也与加利曼丹岛上的兰芳共和国有过接触他们对于称藩倒是很积极可是如果真的要他们接受中央的控制、交出兵权、上缴税收他们又开始推三阻四所以李富贵就没有再进一步的举动了而前一阵子可能是因为亚齐的战争给了他们触动也有可能是中国不断增长的力量使得他们看到了大势所趋最终抛弃了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的想法成为中国又一块海外的领土。</p>

荷兰人对于中国把手伸向印尼是又气又怕偏偏亚奇人的抵抗极其顽强荷兰始终无法彻底征服苏门答腊对于中国的这种程度的扩张完全没有任何办法去反击。</p>

李富贵和刘永福探讨东南亚局势的时候现这位老兄在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方面的雄心一不亚于林雨长实际上6归延内阁积极的东南亚政策恐怕有一半是受到他的影响。</p>

对于李富贵的谨慎态度刘永福很有些不以为然他实在看不出现在的东南亚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中国的扩张英国人依托印度实力虽然不容视但是有一利也就必有一弊英国人无法承担这场失败带来的后果如果在东南亚与中国正面冲突英国人赢了并不能得到东南半岛可要是输了他们就会丢掉印度刘永福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过分的刺激英国人他们是绝对不会主动与中国冲突。</p>

对于刘永福的分析李富贵十分赞同他的谨慎政策是基于未来几十年国际形势的走向因为未来列强在这一带的力量会不断的衰弱所以李富贵觉得中国不用着急不过基于目前的形势李富贵认为刘永福的看法完全正确“我这次离京前6树城向我请辞西南军区司令的职务你知道他推荐谁来做这个位子吗?”</p>

“不知道。”刘永福的声音有些颤抖这话里的意思他又怎么会不明白。</p>

“他向我推荐你。”</p>

“臣才疏学浅资历又不够实在是无法当此重任。”</p>

“你可能不知道跟我客气的人往往都会后悔因为我这个人很不客气你要真的觉得自己做不了我就选别人了。”</p>

“那臣就勉为其难了。”</p>

李富贵笑着摆了摆手“我们这是第一次见面所以我就不难为你了这话我就当没听见。如果是别人我就不强人所难了勉为其难是完全不必要的真的觉得难就不要干好了。不过你有些特殊其实我很早以前就打算让你接6树城的位子现在他正好不愿干了在接任人选上又是英雄所见略同所以这个位子可以非你莫属。”</p>

“6大人干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辞掉这个位子呢?”</p>

“这个啊据他作为6军总长需要常驻在南京离西南太远管理不便不过要我他恐怕多少还有些害怕鸟尽弓藏的意思树城什么都好就是有些谨慎的过了头知道进退这当然很好不过有时候太多的胡思乱想反而会误事我希望你以后在这方面不要学他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我相信在我们现在的体制下你们这些武人在自己的领域内是不用太担心前途的未来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你们施展。”</p>

当南京政府的工作再一次步入正轨的时候李富贵带着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回来了这一次大多数人开始出抱怨了在李富贵离京的时候南京城里有过几次人心惶惶的时候都是传皇帝要调外面军区的兵马来镇压反对他的势力李富贵到沈阳、兰州、成都的时候风言风语传的尤其厉害可是事后证明完全是虚惊一场皇帝走后各地的军队完全没有任何异动。等到李富贵会到南京的时候狼来了的谎言再也没有市场了所以大家对这个喜欢胡闹的皇帝的畏惧降低了不少。感到自己美好的京城生活将被再一次打断的人不约而同的谈到了一个设想那就是如果皇帝一直在外面出巡就好了李富贵出游的排场不大目前的二唐财政完全可以轻松的负担他在外面的开支。</p>

与此同时好几份报纸也无法对皇帝的种种恶行继续沉默下去了这一次媒体的出格行为再一次把天子脚下人们本来已经变得有些麻木的政治神经挑了起来以前在一些册子当中虽然也常常出现攻击李富贵的言论但是那种半地下读物毕竟不能和强大的平面媒体相比。对此朝中的确有人认为用白纸黑字如此诋毁皇帝是一件非常大逆不道的事情不过李富贵的反映倒是轻描淡写他在翻阅了御史呈上来的报纸之后随手把它们扔在桌子上。</p>

“就我来看这些报纸没有谎啊他们写的这些东西都是事实为什么要去惩罚他们。”</p>

李富贵的话让举报者心头一喜他的本意也不是希望李富贵大雷霆然后把这几家报社封掉他只是希望以后民间不再出现这样对皇帝不敬的言论如果李富贵看到这些指责而不动怒那接下来的劝应该有很大的机会。“万岁的容人之量的确是旷古少有古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相信陛下对此知之甚深可是任由民间如此批评终究不是办法如果万岁能够改弦更张把报纸上的这些缺改去岂不是皆大欢喜。”</p>

御史的话音还未落李富贵的脑袋已经猛烈的摇摆了起来“有一句话叫做众口难调他们怎么是他们的事情我不便去干涉至于我怎么做那是我的事情虽为上位者要受到舆论的监督不过这里面很多事情纯粹是我的个人爱好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就算是一些关系到国策的问题我这样做自有我的道理也不会轻易的受他人观的左右。”</p>

结果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李富贵很虚心的听取了意见但是却没有一改正的意思。这当然让朝中大臣很是失望不过由此大家也基本上确信了李富贵不以言罪人是出于真心于是在面对李富贵的时候人们抗辩的勇气也越来越足对于下面人的反抗李富贵倒也不是一位的纵容面对那些火气比较大的议员和朝臣李富贵也常常反唇相讥很有几次双方剑拔弩张弄得气氛相当紧张有一次李富贵甚至拍案而起破口大骂不过事后争论的问题一般都会交到议会去表决表决结果出来以后李富贵不管输赢都从来没有回过头来报复那些和他起争执的对手这无疑助长了下面人的嚣张气焰实际上到后来除了不敢和李富贵对骂之外议会的礼堂里李富贵已经不能享受太多的特权了这期间在议会的制约下李富贵好些花样都胎死腹中这让南京城里的文武百官都感到心情舒畅。</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