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风雨沧桑> 第 八十三 章 慈善心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八十三 章 慈善心肠(1 / 2)

风雨沧桑 东北小虾 更新时间 2021-10-05

 这件事过后就要临近春节了。那一年的春节过得挺热闹,也挺忙。从腊月二十开始一直到整个正月,我们都没有生火做饭。天天山珍海味。用你妈的话讲:“一上桌脑袋都疼,就想吃沾酱菜。”——当然我们多数都是借赵杰的光。</p>

腊月二十一,国民党营口市政府给独九师出了邀请,要搞一场什么慰军联欢,独九师连以上的军官和太太都被邀参加。那一次的联欢会是在营口市的最大一家饭店举行的,一间八十多张桌的大餐厅几乎座无虚席,营口市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各界的乡绅名人都来参加。整个大厅里的人奇形怪状,有西装革履的,有长袍马褂的,有珠光宝气的姐和夫人,还有几个黄头蓝眼珠的外国人。</p>

联欢会开始时,先是营口市市长讲话,无非是些感谢部队使营口地区得以安宁的客套话,接着由赵杰代表独九师表了一通保卫营口市老百姓一类的官场话,然后慰问团开始演出。</p>

这营口市政府不知从哪里弄来些妖里妖气的年轻女人,大冷的天,屋里生着几个大炉子,穿着棉军衣也不觉得热,但这些女人居然露着胳膊大腿,在台上扭来扭去也不觉得冷。军官们看得津津有味,家属们都不干啦,有些家属拉着男人要回去。</p>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的时间,这些女人的表演算完了才开始举行宴会。那次吃饭的开销后来听是市政府摊派给各个买卖家了,酒菜虽没有于掌柜请我们吃的名贵,但是山珍海味也算应有尽有。第二天营口市出现了**的传单,大意是国民政府**,大街上躺死倒,他们却灯红酒绿举行盛大宴会,这样的政府不推翻,老百姓没个活。</p>

宴会完了以后,最后举行舞会。因为当时的营口市没有大型舞厅,饭店的伙计一阵忙活后,把桌子都撤了下去。来了一伙乐队就地跳起了舞。</p>

我问你妈:“看过舞会吗?”</p>

“在国高的时候,学校有时候举行,看是看过,但没跳过。”</p>

“一会咱也跟着跳几曲。”</p>

“你会吗?”她惊讶地着我瞅。</p>

我那时挺高兴也没寻思别的,顺嘴了句:“好跳,只要踩着音乐的就可以了。”</p>

“哎呀哈,看样子你是老油子了,还知道踩着。”</p>

我一听这话有不对味,急忙解释:“我瞎的。”</p>

她眼睛一瞪:“你别往回缩,——什么时候跳过舞,和那个舞女相好?”</p>

我一见旁边的人瞅我们,急忙:“我哪跳过什么舞?你瞎吵吵啥,叫人家笑话。”</p>

“怕砢磣哪?行,我给你留面子,回家后你给我明白。”</p>

回家后,她不依不饶,我只好把在长春赵杰领我去舞厅的事了,惹得她嘟哝我半宿。</p>

那天的舞会,赵杰露出来情况被你妈现了。那是在吃完饭后,赵杰叫勤务兵把马瑞芳送了回去。你妈:“叫她看一会呗!”</p>

“有啥看头?她也不会,我这是离不开,要不我也回去。”</p>

“我回去吧,咱也不知道这跳舞是咋回事。”</p>

马瑞芳走后,舞会开始了,赵杰和一个年轻的女人始终在一起跳,你妈这时看出问题,声问我:“跟六哥跳舞的那个女的你认识不?”</p>

“我上哪认识去,天天接触的女人就一个。”</p>

“谁?”</p>

“你。”</p>

舞会结束后,赵杰把那个女的领到我们面前,一本正经跟我们介绍:“这位女士是市里的宋影宋秘书,她父亲就是营口市大名鼎鼎的宋大秘书长,我们是朋友。”</p>

当时我倒没想别的,因为师里的事一般是赵杰到市委去办,常来常往认识个秘书倒也是正常事。你妈却不同了,嘴里虽然哼哈答应眼睛却上下打量着她。我仔细一瞅,这可不是一般的女人:中等身材,穿着紧身的棉旗袍,苗苗条条,白白净净的圆脸在深红色旗袍的衬映下显得粉白粉白的。她大眼睛,高鼻梁,长得漂亮不,身上有一种一般女人不具备的气质。什么气质呢,我也不明白,反正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一种高贵而又典雅的风度。我心想这个女人要是和马瑞芳相比,那简直就像美人鱼和母夜叉。</p>

联欢会一直闹腾到深夜。在回来的路上,大道旁的墙旮旯里躺着三个死倒,看样子这是一家子,男的四十多岁,女的趴在男的的身旁,怀里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这一家子看样子是冻饿而死,全家人盖着破麻袋片,旁边的一个破筐里放着几只掉了碴的破海碗,里边没有一吃的东西。军官和家属们围在一旁,男的默默无声,女的唉声叹气,有的抽达了起来。对于我们这些刚吃完山珍海味又乐呵了半宿的人来讲,站在他们面前,无论是穷家出身,还是富家出身,只要是有良心的心里都不好受。这可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p>

年三十我们是在于大掌柜家过的。原来准备赵杰我们两家一起,可王家善师长非得叫赵杰和他们一起过,我们也就只好分开过了。我们那年也买了不少东西,因为我还有四个拜把子兄弟不能回家。</p>

于大掌柜看到我们买的东西后把我们好个埋怨:“你们这不是见外吗,咱们是关上门一家人。我们吃啥你们吃啥,咱们在一起乐呵乐呵。”</p>

“我俩倒好,关键我还有四个拜把子弟兄,他们回不了家,只能在部队过年。”</p>

“我的家业你也知道,不在乎几个人吃。跟你的弟兄们,只要瞧得起我,都到我这来,我图的就是个热闹。”</p>

我把于大掌柜的想法和四个哥们一,他们:“行,他有的是钱,不吃白不吃。”</p>

于大掌柜共有五个住宅,除了四个老婆外,还有一个八十来岁的老妈。这四个老婆因为都有买卖,天天忙也没有时间照顾老太太,所以于大掌柜单独给老妈盖了套宅子,雇了两个女佣人专门伺候老太太。于大掌柜又是个孝子,平常就住在老妈家。随着年龄增大,他越来越少住到自己四个老婆家。</p>

于大掌柜有一个家规,就是这四房老婆平常不准瞎串门。用他的话:“老娘们这玩艺凑在一起没好事,时间一长就该瞎嘀咕,嘀咕来嘀咕去就该出事。”但是,大年三十这一天除外,四个老婆必须到齐,而且必须到‘胖头鱼’家。为什么呢?于大掌柜:“‘胖头鱼’是老大,上这来三个的挑不出啥。”这四个平常很少见面,过年到一起倒也热热乎乎,所以他的家一直是安安静静,营口的人都夸他“治家有方”。</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