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悠悠,青城山没有红尘的熙熙攘攘,少了几多喧闹悲喜,凡人呆久了难免感到凄清寒凉,但杨真很喜欢这份宁静。
每日做完早课,便在这山间打扫山道,在人迹罕至之处驻留,每每能找到一些风景和前人遗迹,细细体悟间,杨真每每有感悟在心间流淌。不过数月光景,杨真好似洗尽铅华,与这清幽的青城山环境愈发锲合,好似与天地自然相和,那份恬于虚无自然的心境,直追许多山中道者。
山道上,杨真拿着一把老旧的扫帚清扫着落叶与尘土,“沙沙”声一声接一声,不徐不急,不躁不寂,似有节奏般,和着清风传响。
不远处,是团子这个萌物,那肉肉的团子似的身体却灵活十足,穿梭在树林中,与其它小动物追逐嬉闹,脖子上挂着小竹筒来回晃荡。
“这位小道童,敢问此处可是青城混元峰地界?”入山的山道上,远远走来两位道人,两人一壮一少,隔着很远便听少年道人便对杨真开口询问。
杨真停下手中动作,转身向二人看去,两人身上的道袍既非混元峰样式,也非青城山其他法脉的样式,更显目的是两人头上那大丸子一样的‘混元髻’。这也也表明了这两位道人并非出自青城山,也非正一哪一脉,而是全真的道人。
道教自诞生以来,有过五大分支,正一道,全真道,净明道,真大道,太一道,后经变迁,净明道合入了正一道,真大道与太一道合入了全真道,从此后,道教只余全真与正一两大分支。
至于这两位道人份属全真哪派哪脉,杨真阅历不丰,暂时未认出来。
杨真向两位道人行礼,回道:“此处正是青城山混元峰,不知二位前辈有问事?”
那少年道人跳开一步,避过了杨真行的晚辈礼,连忙道:“当不得这前辈之称,之前见你幼小,以为你不过刚入山的小道童,但一看你天门已开,玄宫长驻,想来也是混元峰中某位真人的弟子,再说我也长不了你几岁,称你小道童已是失了礼数,再让你以长辈礼对我却是大失体统。”
说着,少年道人理了理衣巾,双手合抱子午印向杨真行了个平辈礼,“小道章台铭,河北芮城县永乐宫纯阳派十九代弟子,此次家师中容真人前来赴长宁子真人之约,特许小道随行。此前无礼之举,望道兄勿怪。”
杨真回了一礼,“小子杨真,尚未拜入峰中真人门下,称为道童并无失礼处,道兄言重了。”
说罢,杨真又向中年道人也就是中容真人行了一礼,“青城山混元峰天师洞后学晚辈见过中容真人。”
“杨真小友不过多礼,先前确是小徒孟浪了,此次叨扰,还望小友代为引路。”中容真人待人温和,谈吐间不见半分倨傲,从这师徒两人徒步上山便可见二人礼数周到。
“不叨扰不叨扰,掌峰真人正在殿中,前辈与章道兄请随我来。”杨真收过扫帚,对着林中喊了一声,“团子,走了。”
立时,林中传来“呼哧呼哧”的声响,不过数息,团子便迈着四条小短腿飞奔过来,见到中容真人与章台铭也不怕生,自顾围着杨真撒娇。
“食铁兽?杨真小友这宠物倒真个出人意料。”中容真人见到团子不免生出几分惊讶。而一侧,章台铭更是惊奇连连。
“让真人与道兄见笑了。请随我来。”杨真提着扫帚先头带路,团子迈着小短腿紧跟其后,中容真人笑笑,也不见怪,领着章台铭跟随杨真往天师洞方向走去。
初时没怎么观察,此时细细察看杨真,中容真人心下不免赞叹,只见杨真行走间气息圆融,与天地相合,正是《混元引》深得其中三味的体现,且法力纯澈,运转由心,玄宫洞照,清净光明,不是借外物长辈灌顶而来,再观杨真不过十三四岁的年龄,便有如此修行成就,不由感叹这青城山不愧是修行圣地。
中容真人身后的章台铭虽没有中容真人看的清晰,但也感受到了杨真那混元无碍的状态,心下那股傲气也不由收敛了几分,永乐宫虽也是一域之尊,但不代表别的道派是无能之地,不由感叹,只有走出来,才知道这人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