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红旗> 第七十一章 212.34万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212.34万元(2 / 2)

红旗 浪子刀 更新时间 2021-10-14

徐小莉在宁州市场稳中有升,将销售额增加到74.73万元,增长幅度虽然不低,实际上很多工作还是建立在大家一起打拼的结果上。</p>

宋小波在祁州市场的开拓相对较为平稳一些,销售总额在最后一个星期才猛增了二十多万,达到44万元,比预定任务高出14万元,和杨少宗、杨建林真正的预期值差不多。</p>

淮海、淮中、滨海三个城市的市场相对启动的较晚,11月的下半个月才开始,表现相对较弱是很正常,但从这两个星期的销售额增长速率来看,这三个城市的市场上升空间很大。</p>

月底结算后,淮山供销站拿到了1.16万元的总奖金,身为站长的潘时敏则从中分到了2700元,加上出差补贴和基本工资,他的月收入差点要破三千。</p>

这可是吓坏了很多人,连宋长明都是一听到消息就给正在肉联厂做核算的杨少宗打电话询问真假。</p>

对此,杨少宗只有一句话——他配得上!</p>

仅仅是潘时敏一个人就几乎为肉联厂带来了10万元的净月利润,等于是全厂月利润的1/3,这个月拿2700元的奖金是很正常的。</p>

不过,旗山肉联厂在这个阶段也不是以前的旗山肉联厂了,11月底,大谷会社的火腿肠生产线和二厂区的部分车间就已经开始试运转。</p>

到12月底,大谷会社的六条生产线和其他配套设施都会抵达淮海市的青浦港区,在此之前,杨少宗实际上已经将大部分的职工都招齐备了,正在进行紧张的生产培训。</p>

在二厂区这边的大部分管理干部都是直接外聘,试用期三个月,这个过程中,郑树桐就负责考察他们的实际水平,从长江市罐头厂也用高薪挖了两个人担任车间主任。</p>

外聘薪水是很高的,薪水不高,别人也犯不着跑到一个乡下的小乡镇企业做事。</p>

很多时候光是高薪还不顶用,甚至得靠郑树桐、曾广福这些在行业中有人面的人登门去请,别人即便答应过来也是找个法子在厂里停薪留职,有些人在医院有亲戚朋友的则开个长期病假,先过来捞一笔热钱,犯不着真将原来的铁饭碗丢掉。</p>

不管如何,反正是先有了够用的人管着企业。</p>

饭总是要一口口吃,路也要一步步走,等旗山肉联厂真的办好了,明年,杨少宗就打算大规模招聘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同时继续加强现有职工的培训和统一深造工作,内部培养自己的管理人员。</p>

旗山煤矿厂的产能在12月第一次真正破万吨,达到了1.43万吨,卖煤的收入是74万元。</p>

在杨少宗的控制下,这笔钱继续打入旗山养猪场,用于大批量的向周边几个省购买优良猪苗,又从中抽了五万元在红旗村筹办新的饲料厂。</p>

五万元想办一个饲料厂是比较难的,即便办起来也没有规模可言,根本撑不住一万多头存栏量养猪场的消耗,可这就是杨少宗的风格,他更习惯一步步摸着走。</p>

饲料厂的厂长是从淮海饲料厂返聘的一位姓马的副厂长,去年刚退休,马老是五十年代的化工专业中专生,原先在长江国营饲料厂工作,后来调到淮海饲料厂参加厂里的筹建工作,也是创业元老级的人物。</p>

他的技术专长是搞配料的行家,到了这个小饲料厂是生产和技术管理一把抓,待遇是一个月六百块,周末有专车送他回市里休假一天。</p>

杨少宗的想法就是先从五万元起步,安全起见,只有少部分的猪崽使用旗山饲料厂的猪饲料,确定效果之后再投入资金继续逐步扩大,最后再使用旗山养猪场的资金来扩大旗山饲料厂。</p>

一个帮一个,一个扶一个,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大提升。</p>

虽然旗河乡那边的人很看不上旗山公社,可他们酒厂的酒糟终究是要卖的,卖给谁不是卖,这些酒糟运到旗山饲料厂就是上好饲料原料。</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