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季汉谋臣> 第十八章 弱小之人,难以争名,便夺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弱小之人,难以争名,便夺利(2 / 2)

刘备便报上了自己姓名官职之后他们得知对面的不过是一个县令大小的官的时候。脸上轻浮之心高挂,他们都是跟随董卓进京,在首都烧杀抢掠。什么达官贵人没见过。一个县里芝麻大小的官也敢在他们面前显威风。便出言辱骂讽刺他们。

关羽张飞对他们的鬼嚎无动于衷,而刘备那么善良的一个人见他们骂的那么辛苦甚至还想要给他们送口水喝。

等到他们骂完还觉得不过瘾,正副守将就打马上前,各自排开,但求一战。刘备万般无奈,只能随便叫出一个马弓手姓关的和一个步弓手姓张的和他们对战。

然后。。。。。。那座关隘就没领导了。然后剩下人就跑了。然后我们就赢了。

江遥听得目瞪口呆,真心佩服那俩个脑残志坚的英雄,这俩货一不姓吕,二不姓赵,三不姓典,居然敢把旗子立得比珠穆朗玛还高。便下令整备东西,往关隘行去。

进关之后江遥去找寻刘备,只见他一个人此时正在马厩里观看着这次的战利品。江遥扫了一眼那些西凉马,大约60匹。个个膘肥体壮。感叹道:“好马呀!连我这个外行都看得出来这是好马。这些马可比我们的马好太多了。”

刘备听完,点头接道:“是啊,我们的马是当年我涿郡起兵时与黄巾交战。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但都是瘦弱矮小。也只有跑的比人快这么一个优点。这区区六十匹马比我那五百匹马的价值都高啊。”

江遥苦笑道:“天下英雄争名之时,只有我们是在夺利。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天下英雄争名之时,只有我们在夺利?”刘备又念了一遍,感到不解,对江遥问道:“试为备言之。”

江遥没有回答,先问刘备:“明公在公孙将军旁见到各路诸侯时,他们可是真心要解救天子,匡扶汉室?”

刘备摇摇头说道:“你曾有言让我在旁观察。不要急于出头。我细观群英,诸侯中只有济北相鲍信稍微有此意。可惜他军力有限。难有所作为。孙坚英武果敢,战功卓著。但我却感到他如此好战,是为了自己。至于其他人等,袁术沽名钓誉,孔抽夸夸其谈。其余诸侯对此事并不怎么上心。他们合兵讨董,只是惧怕董卓强大。”

江遥点点头说道:“不错,此次诸侯讨董,像极了战国时五国灭齐。齐国吞并宋国,导致共怒,五国同盟以燕国为首讨伐齐国,连破70城。可后来田单复国后也放任之。因为此时齐国已是弱小国家,不足为虑。如今,十八里诸侯合兵讨董,也是如此,他们只是要削弱董卓,至于董卓做过什么,如废立天子还是屠杀百姓,他们根本不在意。”

刘备点点头,江遥又说道:“天下将乱,但不在此时,现在各路诸侯最重要的是得“名”,天下诸侯互相交错,如张角,董卓者一人势大。群起镇之。而讨董结束后,讨董名声最大者,必能成为下一轮风暴的中心。比如袁绍。他此前一直被受制于韩馥,可若同盟解散,凭他领袖诸侯之名,百姓交口称赞,士子涉水相投。富豪慷慨解囊。即便袁绍只有区区勃海一地,便足以掣肘统领整个冀州的刺史韩馥。名不配位。纵有一州之地也得处处受制于人。天下诸侯皆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并不急于扩大地盘,获取多少利益。而在于提高名气。

刘备点点头:“受教了。”

“可惜遥只会纸上谈兵。不能有实际行动帮助明公,要解决困境,提高威望。须明公自己解决。”

刘备不再说话,静静看着眼前的马突然笑道:“路一步一步走,虽难争名,那便静静夺利。只要不放弃,我刘备也会有名扬天下的一天的。”

江遥也笑道:“那是自然,对此,我深信不疑。明公不但会名扬天下,还会名留青史。不过明公忽悠了一个人哦!”

刘备问到:“忽略了何人?”

首倡义兵者——曹孟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