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德云小师爷> 第152章 小姑娘的红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 小姑娘的红脸(1 / 2)

德云小师爷 红色水牛 更新时间 2021-12-19

 台上的演出在继续。</p>

今晚的胡炎,在把场的同时,明显跟孙悦交流得更频繁。</p>

没空聊闲天,都是在讨论每一位演员的特点。</p>

一周后,自己即将离开湖广,胡炎希望尽可能的最后帮孙悦一把。</p>

负责园子,说白了就是负责演出,归根结底还得落在手艺上。</p>

活儿好,便什么都有了,传统相声演员甭管到哪儿,这都是吃饭的根本。</p>

胡炎说得多,孙悦听得认真。</p>

自己眼光半差不差,但绝对没有小师叔的毒,而且思路也没有他那么灵活。</p>

所以一番交流下来,孙悦收获颇丰,同时心中也很感慨。</p>

这都多少年了,没有被人指点过手艺?</p>

印象中,还是小时候在相声班学艺那会儿,如海绵吸水般,吸收过先生肚子里的墨水。</p>

再之后,便没有过这种机会。</p>

甚至后来拜到石先生门下,也是抱着有个师承,好入相声家谱的想法。</p>

老爷子性子淡,平日也忙。</p>

几个师兄弟当中,貌似就大师兄于慊,跟过师父的时间最长。</p>

至于自己嘛,除了三节两寿登门拜望,其他时间很难有机会得到老爷子亲自“夹磨”。</p>

这种情况,也不光是石先生门下如此,整个相声门基本都是这么回事儿。</p>

要不是自己打小坐科,垫好了底子,平日里也爱琢磨相声,很难有如今这份手艺。</p>

感慨之余,孙悦还很惊叹,敢情小师叔脑子里,竟然还藏着这么多好东西?</p>

当然,也免了不知不觉中,弥散在空气中,些许离别的味道。</p>

不时,台上的演出推到倒二,小岳和史艾东上台使活儿。</p>

孙悦率先站起来,对着胡炎一揖到底。</p>

按老规矩,指点手艺,这是半师之情,理当大礼拜谢。</p>

胡炎坦然受礼,站起来,笑着拉上孙悦去换大褂。</p>

倒二肯定是大活儿,一般都不会少于半个钟头。</p>

但他们的大褂,却不能等到人家快下场的时候再换。</p>

因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演员穿上台的大褂,必须整齐到没有一丝褶皱。</p>

这既是传统相声演员的门面,也是对台下衣食父母的尊重。</p>

所以只有早做准备,才能以防万一。</p>

比如赶上大褂褶皱、破损、异味、弄脏了,或者干脆落家里没带来,也好有充足的时间处理。</p>

小岳的活儿未过半,胡炎和孙悦已然一身利索的回到上场口。</p>

这时,俩人也不再坐下,就这么站着等待上场。</p>

因为屁股一挨座儿,便会把大褂给弄褶喽。</p>

同样,身着大褂,也不能蹲着、躺着,或是满地打滚、干杂活儿。</p>

其实很多老规矩,究其原因,无非是生存之道罢了。</p>

说白了,就是按这个来,能让你少走弯路。</p>

一个打扮利索,有精气神的演员,另一个邋里邋遢,满脸苦色的演员,谁更能落观众喜欢?</p>

而且在老年间,艺人日子过得苦,饭都吃不饱。</p>

出春卖冬衣,赶紧换俩窝窝头吃。</p>

能落一件好大褂,那可绝对是宝贝,谁又舍得糟贱它?</p>

甚至为了保养好大褂,老前辈们还琢磨出专门的折叠之法。</p>

孔雀里,马蹄袖,对襟磨缝,一铺三叠,叠出来如同方砖一块,有棱有角。</p>

平日装在箱子里,不乱动它。</p>

等到了撂地的地头,直接开箱取出来,穿在身上就能上场。</p>

观众看不到大褂的褶皱,而且衣服会显得很新。</p>

这些门道,胡炎烂熟于心,而且这么多年,也都是这样做的。</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