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宋枭> 第77章 龙城之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 龙城之血(1 / 2)

宋枭 萧玄武 更新时间 2021-10-25

 更新时间:2012-06-11</p>

白诩的博学多才,的确让楚天涯都有些佩服。这两日二人闲聊,古往今来、天文地理与军事人文的东西聊了不少。楚天涯感觉,白诩几乎是无所不知。</p>

很自然的,二人聊到了太原。曾经,楚天涯从书本与网络上了解了一些关于大宋太原府的故事。但从白诩这里听到了,却是了解到了更多以往不知道的。</p>

追根朔源,在战国时期,古城晋阳就曾是赵国的国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兵威大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卒之劲锐,从此威震诸国。</p>

古往今来,燕赵之地多义壮之士。据说,是与这里的气候水土有关。</p>

燕赵之地(即黄河以东、以北,习惯上称之为河东、河北)水冽土薄风高气寒,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使得此地士民壮怀刚烈,义猛兼彰,极其注重“义气”二字。历来,便出了许多典型的人物。例如“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刺客荆轲,河东关羽,燕人张翼德。眼光再放近一点,百年前最后一个被大宋剿灭的后汉割据,以一刃孤城面对南方一统的宋朝,居然坚持挺立了十多年。大宋开国两代官家先后数伐太原,倾全国之力而来攻,恶战连连惨烈无比,死尸盈野血流成河,花费极大的代价也未能直接攻下太原城!</p>

从那时候起,太原人的刚烈与勇劲,就让赵氏官家深为忌恨。再加上故老相传,太原乃是一处龙脉所在,是一片凝聚着王者之气的风水宝地,也是一个成就霸业、造就帝王的龙兴之地。</p>

与此同时,拿下晋阳后就有道士与风水星相师向宋太宗赵光义进言,说东京开封是“商星”的分野,太原是“参星”的分野,“天上参商不相见,地上宋晋不并立”——说白了,就是太原龙气会压制大宋的王气!</p>

又说太原此处的龙脉,古城晋阳城便是龙腹,太原北方的系舟山是晋阳龙脉的龙首,西南的龙山、天龙山是龙尾。赵光义便下令,火烧水淹晋阳城,将这一座悠久古城夷为焦土平地;系舟山被削去了山头,称为拔龙角;掘河隔断西南方向的天龙等山,称为斩龙尾。</p>

火烧晋阳时,无数的太原百姓不及撤离葬身火海,更多的人在拥塞的城门口相互践踏而死;侥幸逃出的,都只能眼睁睁看着祖宗留下的田宅基业渐渐化为一片焦土,从此流离失所沦为亡国之奴。此后,赵光义还下令将城中掳来的北汉宫室女子赐给军士,从而就有了史书有载的大宋第一批官妓……</p>

赵光义下此狠手,一是憎恨太原之战中遭受的顽强抵抗,使他损失惨重;二是忌惮有人在此仰仗龙气从而兴旺发达,来与他赵氏争夺江山。</p>

如今大宋开国已过百年,太原民间仍是流传着许多当年的故事。再加上赵光义曾经下令对太原的读书人不予录仕,使得此地的百姓仕人对赵宋官家的“友好度”与“忠诚度”都一直不是那么高涨。赵光义立下的一块表述平定后汉、收复晋阳的石碑,都被太原百姓给悄悄的毁了。而在它旁边、唐太宗李世民所立的石碑却是完好无损!</p>

行凶完后赵光义仿佛才想起来,晋阳自古就是“河东之根本”,在国防上的地位实在太过重要,是大宋面对北方强虏的咽喉与屏障,是一处“四战之地,攻守之场”。迫于无奈,他只好下令在唐明小镇的旧址上重建太原城,却连它的名字“晋阳”、“太原”也不许叫,只称为“紧州军事”。城中也全都修建不利于交通的奇芭“丁”字街,号称“抵御胡虏骑兵”——都杀进城来了,还抵御什么?这一招掩耳盗铃的真正目的,其实就是要“钉死”太原龙脉,以防有人在此崛起,跟他赵氏抢夺江山。</p>

当年那座源远流长、恢弘磅礴、城廓坚厚、抵抗住大宋一国之兵强攻的古城晋阳,如今已是一片废墟。新建起的太原城,不过只是一座边长不过十里左右的小城,连城墙都没有包砖,全是土墙。</p>

赵光义对太原的忌惮与憎恨,是发自骨髓的。他的愚味、自私与狭隘,也着实的刺痛并伤害了太原人。无疑,也是为现在的国防危机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倘若现在晋阳仍在,光是它固若金汤的城防,就足以让不善攻城的女真骑兵望而却步了!</p>

“饶是如此,现在的太原子民仍会挺起脊梁、燃烧鲜血,为大宋抵抗强虏的入侵!”楚天涯感慨万千,对白诩道,“白兄,晋阳是不在了,龙脉、王者之气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从来都是无从捕捉。但我知道,晋阳虽毁,龙城不死!——因为千年的底蕴,龙城已经是一种精神,一直鸷伏在太原军民的血液里。只要我们能激活这龙城之血,何惧女真强敌南侵?”</p>

“是啊!北方强虏一直瞧不起我们宋人,大放厥词说什么‘南人无人’,全当我们懦弱可欺。”白诩说道,“大宋建国已有百年,或许是我们一直过得太过富有与安宁,使得君臣百姓都耽于享受、居安忘战。类似于‘龙城之血’这样的壮烈情怀与激愤之志,都已被阉割或是悄然的鸷伏。但我相信,一但危机临头,只要有仁人义士登高振臂而呼,龙城之血就能苏醒,民族之魂就能觉悟。”</p>

“没错,我也是这样想的。”楚天涯大有‘士逢知己’之感,说道,“毕竟,女真的军队虽然强大,但他们仅仅立国十年,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与充实的军备作为后盾。只要我们鼓起勇气顽强抗争,根本不用怕他们。不难猜测,女真人有鉴于立国不久人心不稳、粮食甲械皆不足备的现状,他们制定的南侵计划,只能是突袭与急袭。长久的鏖战,他们反而打不起——因此,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哪怕我们的军队不是女真铁骑的对手,只要耗下去,输的肯定是他们!”</p>

“楚兄,果然是个妙人!”白诩哈哈的一笑,将扇子在手中一拍,“此论与小生所想,恰是不谋而合!只是可惜,天下人能想到这一层的必不在少,但却没有几人能去主张办成此事;而能够主张办成这些事情的,又多半怯战畏死、不思报国——比如童贯!如果他是王禀那样的忠勇刚烈之人,敢于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保境安民,又何须落得今日这般下场?”</p>

楚天涯微然一笑,“听你这么说,难道是萧郡主那边已经送来了好消息?”</p>

“没错。”白诩点头微笑道,“楚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按照你的安排,小妹带人埋伏于太行山脚的大槐坡,将强弩之末、宛如惊弓之鸟的耶律余睹手到擒来。现今她已将人秘密看押起来,只等楚兄号令。看何时需要用到耶律余睹,她便何时将人送来。”</p>

“不出所料的话,耶律余睹可没少在萧郡主手下吃苦头。”楚天涯笑了一笑,说道,“是时候去见一下我的老师——王禀了!”</p>

“据我所知,王禀出身行伍,起于微末,以军功步步攀升,直至宣抚司都统。”白诩说道,“对他来讲,童贯有着莫大的知遇提携之恩。他为人又极是忠义重情……若是让他查之,是你设计杀了童贯,会不会为难你呢?”</p>

“我不知道。”楚天涯皱了皱眉头,“王禀是个大明白人,我这些伎俩想要瞒过他,怕是很难。在我看来,非常时期哪能拘泥于这些私情小节,否则便会误国误民。我想,王禀会理解我的用心与苦衷。男人大丈夫敢做敢当,不管他要如何对我,我都认了。但我估计,他不会把我怎么样。”</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