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大明伪君子> 第350章 一出好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章 一出好戏(2 / 2)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更新时间 2021-10-25

也是从这起案件开始,明朝开南北榜各按一定比例取士的先例。</p>

而原先中了“南榜”的考生们则是惨不堪言,所有录取的进士全部取消,状元陈安更是以“行贿”罪被问斩,余者或斩或绞或流放,终身禁试。</p>

这样一场科举舞弊案,本质上就是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愤怒,真正从学问上衡量的话,那里有错判的事,但南北平衡乃是政治正确,从这个方面来说,又当真是错判。</p>

所以就算朝廷和皇帝明知是冤了这些考官和举子,为了大局的需要,错了就错了,便是要借尔等人头平乱,又待怎的!</p>

此时方唐镜提及此事,便是要明明白白地提醒众人不要忘记老朱家的优良传统,这是科举舞弊大案,不是你当真清白就清白的,而是要从朝廷的需要出发,朝廷需要你是清白的才能是清白的。</p>

大家都是饱读诗书的,又哪里想不到这一层?顿时人人内伤,个个哀嚎。唯有方唐镜暗地里偷笑到肚子险些抽筋。</p>

当然,这其实是在救人,因为方唐镜刚才得到两名军汉的暗示,那两人临别前曾有一句“……您好自为之,人在做,军门大人在看,定能还小相公公道!”</p>

本来是“人在做,天在看”换成了“人在做,军门大人在看”,实际就是暗指王恕等人将他们这些人全部拘在这里,实则暗地里在偷偷地观察,试图找出可疑之人。</p>

</p>

现在这些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必中稳中的姿态,不但王恕找不出可疑之人,还会对这些人印象大大的不好。</p>

发生了如此大事,科举重开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且不会拖延太久,最多三五天。</p>

而这三五天里,想要甄别出谁是内外勾结之人显然不可能。</p>

道理很简单,事情涉及到钦命的正副主考官,王恕虽是权力更大的钦差,也不能擅专处置两人。</p>

最多暂时软禁谈心,上手段审讯之类是不可能的,必须等到朝廷的旨意下达后才能处理。</p>

这是制度,是名份大义,是程序正义,王恕作为老官僚不可能乱来。</p>

可为了平息事态,就必须有所表示,自然要拿方唐镜他们这些不是钦差的小蝼蚁来开刀了,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待!</p>

虽不至于杀人这般草率,可罢考这些人平息众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p>

这般不分青红皂白的全部坑了,当然不是方唐镜想要的结果。</p>

所以必须卖惨,越惨越好!</p>

人心都是肉长的,若是连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还是人么?</p>

王恕等四人带着数名捕快高手,此时正是在后堂的一间特别布置出来的小屋里,观察众人的表现。</p>

这是一种常用的审讯手段,让犯事之人自己疑神疑鬼,然后自相攻讦,很容易就会找出破绽。</p>

这种方法但凡是刑讯老手都会常用,同时也不怕人犯串通,高手在侯着,一旦听出什么蛛丝马迹更好。</p>

但凡心里有鬼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焦虑期后,精神防线便会出现破绽,会不自觉地不停给自己找破绽,然后试图弥补,殊不知言多必失,事多必漏,一个谎言要用无数谎言去圆,就是这个道理了。</p>

对付这些涉世不深,自以为是的读书人更是一拿一个准,没跑。</p>

可他们谁也没料到,随着最后一名士子的到来,这个方法却是失效了。</p>

这些士子现在哭天抹地,鼻涕口水满面,更有人以头抢地,锥心刺骨,哭声直上云宵,简直比窦娥还冤,当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怎一个惨字了得!</p>

大家都不是铁石心肠之人,闻之岂能不动之以恻隐之心?</p>

“士子何辜,真真闻之断人肠也!”周尚书叹息,作为礼部尚书,他不能不有所表示,这些人不仅是精英,更是大家族子弟,若他不帮衬两句,名声就要在士林中臭了,今后还怎么在儒林中混。</p>

“都是那于明学害人不浅,咱家定当奏明皇爷,严加惩处!”黄公公也是表现出了少有的同情心,这怕是二十年来唯一的一次,残存的一丝人性爆发了罢。当然,也有挽回点名声的想法,虽然已经臭不可闻,但若是能有机会扳回一些也是好的。</p>

“宗贯兄,能不能先过过堂,能救一人是一人,这些都是咱们南直隶的精华所在啊,若来年春闱少了这些人,咱们南直隶岂不是要全军覆灭?”白右都御史还是很能考虑大局的,想得总是远些。</p>

王恕面皮抽了抽,都是方唐镜那小子作怪。</p>

面对来自上下的压力,王恕深吸了一口气道:</p>

“也只能如此了,救得一人算一人。”</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