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大明伪君子> 第619章 一字之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9章 一字之差(2 / 2)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更新时间 2022-01-14

方唐镜交了卷,虽算是离开考场,却还不能离开,要在东角门侯着,等人数够了才可一并离开。</p>

那受卷官拿着方唐镜的试卷,自顾自地离开,朝着左顺门里的东阁而去。</p>

此时读卷官都在东阁之中,故而所有试卷都要先送到东阁。</p>

方唐镜看着望着受卷官的背影,一阵愕然,不是所有考生考完后,收集了所有的卷子然后统一交上去的么?</p>

这也太随意了吧?</p>

都说三鼎甲主要看皇帝心情,这殿试果然极度非常特别的看心情!</p>

当然,理论上试卷还是弥封糊名,送到阅卷官那里谁也不知道这份试卷姓甚名谁。</p>

但现在受卷官亲自拿着考生的试卷送去,难道他不会直接说出这份试卷姓甚名谁么?</p>

一般来说,会试名次靠前的考生以及特殊的关系户都可以享受到这种待遇,乃是众人默认的潜规则。</p>

对于会试名次靠前的考生,尤其是会元或者天下闻名的大才子之类的人来说,若是殿试名次太低,不但会试主考等诸官员的面子上不好看,天下读书人也会物议纷纷。</p>

</p>

所以历来殿试,只要会元和大才子这些特殊人才的答卷没有犯忌讳的,名次都不会太差。</p>

即便不能稳进三鼎甲,前十是跑不掉的,至少一个翰林庶吉士稳稳入袋。</p>

这就是殿试心照不宣的排名规矩,就算官司打到皇帝那里也没用,因为他也是这样想的。</p>

当然,正常的流程是这样的:</p>

划分一二三甲,主要是由十几个读卷官看过之后,每个人给出的评分等级之和决定的。</p>

评分等级不用文字表达,而是用不同符号标示,即“五符标示法”:</p>

由高到低分别为:圆(O)、尖(V)、点(.)、直(|)、叉(X)。</p>

每位阅卷官在阅读试卷时,会产生不同的评价,但只能用这五种符号表达,这就避免的扯皮。</p>

各阅卷官阅毕,最后是总核,由首席阅卷官将各试卷的符号统计出来。</p>

一般来说,三鼎甲的文章至少要有八个“圈”,稍逊者为二甲,余者三甲。</p>

阅卷时间必须在两天内完成,然后前十呈皇帝钦定前十,即三鼎甲和二甲前七。</p>

待皇帝定下前十之后,余者再按圈圈叉叉的高高低低排好名次,于第三日正式张榜,昭告天下。</p>

榜用金纸裱成两层,俗称“金榜”,写上名次后要加盖“皇帝之宝”,待到宣读典礼时公布名次。</p>

然后,用线线张挂于太和门,悬挂三日后,再交由内阁存档。</p>

当阅卷官进入左顺门,消失在方唐镜视线里的时候,梁公公出现在了左顺门内宫一侧。</p>

“禀公公,方唐镜的试卷出来了。”那阅卷官谄媚地一笑,将试卷递到了梁芳的手里。</p>

“果然大才啊,字字锦绣,光这卷面就让人赏心悦目得紧!”梁芳公公可是被娱乐圈耽误的内书房学霸,非常识货,对方唐镜的文章赞不绝口:</p>

“啧啧,欲求治国之道,必先明亡国之道……燕雀处堂……词锋之利,不下于过秦论,阿房宫赋,端的好文章……啧啧……状元之才啊……啧啧……!”</p>

说着说着,梁芳从怀里取出一笔,轻轻在一个字上加了一个偏旁,交回给阅卷官,哈哈大笑道:</p>

“这就完美了,状元之才,哈哈,哈哈!”</p>

阅卷官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脸上笑逐颜开,阿谀道:</p>

“天下之才一升,这方会元占了两斗,公公独占八斗矣!”</p>

不得不服,梁公公只改了半个字,整篇文章的性质便截然不同。</p>

而且梁公公的书法造诣半点不差,这个字改得天衣无缝,自然无比。</p>

梁公公在“燕雀处堂”的“堂”字上加了一个“木”字旁,变成了一个“樘”字,整个词便成了“燕雀同樘”。</p>

一字之差,便是天堂与地狱之隔!</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