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重生之1987> 第四百零八章 没见过你这样疼人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八章 没见过你这样疼人的(1 / 2)

重生之1987 若凡飞刀 更新时间 2021-11-03

 窗外的月光如水般地泄进屋内。</p>

看着沉睡如猫般的唐月,秦凡轻轻地想抽出自己发麻的手,只是微微一动,便被哼哼的唐月抱得紧紧的。</p>

秦凡微微叹了口气,把她轻轻搂在怀里......</p>

“就知道你昨夜回不来,所以我电话都懒得打。”晚起的董敏伸着懒腰,对刚进门的秦凡笑道。</p>

“唉,就知道你又在胡思乱想,唐月住的地方也不知从哪跑来的醉鬼,不停地捶她的门。”秦凡解释道。</p>

“那是够吓人的,最后怎么了?该不是你去了,那醉鬼还在捶?还捶了一夜?”董敏笑眯眯地调侃道。</p>

“没有,小女孩是被吓着了,所以才陪到现在。”</p>

董敏心里很是不爽,可又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把重重的猜疑深深压到心里。</p>

“要不把她租到我们小区里?”董敏突发奇想道。</p>

“你是不是嫌事少?”秦凡不满道。</p>

“是你嫌事少,给自己弄个祖宗过来。”董敏反驳道。</p>

--------------------------------------------------------------------------------------</p>

秦凡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款像是鼠标的翻盖摩托罗拉手机。</p>

“这是给你买的,你那寻呼机也该退休了。”董敏说道,手里的“大哥大”也是换了新手机,颜色是暗紫色,小巧玲珑。</p>

“我这拷机好得很,这手机我真用不上。”虽说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功能,秦凡却很不感冒。虽然面前的手机小巧玲珑,比以前的那种“大砖头”不知好看了百倍,但在他的眼里还是一款老古董。</p>

“你别矫情了,梁哥李大哥还有苏剑他们,谁不换了新手机,就是我的小姐妹们也都换了,只有你还在......”</p>

“是不是丢你脸了?”秦凡笑着问道。</p>

“我是无所谓,可我就看不惯他们嘲笑的样子......是有点。”董敏最终还是点头承认道。</p>

“行吧,你就放这吧。”秦凡笑道,手机的更新换代会使人一步接一步地走向懒惰和苦恼,人也越来越没有了隐私。</p>

正说着,李显政和苏剑走了进来,苏剑一眼看到桌上的手机,就笑着说道:“你终于与时俱进了。”</p>

他们也是无比痛恨给秦凡打电话,每次都要等上半天才能接到他的回电。</p>

苏剑在南京的开发区售楼中心已经盖好,准备这两天开始发售,这次来是邀请秦凡和李显政他们几人作为嘉宾出席。</p>

---------------------------------------------------------------------------------------------------</p>

“唉,我们这样的都是小打小闹的,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做大?”苏剑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感慨道。</p>

秦凡偷笑着,知道他的偶像是“罐头换飞机”的牟其中,在以前多次喝酒时,听出苏剑对他是狂热地崇拜,不然也不会跑到俄罗斯去弄什么废船。</p>

牟其中确实在这个年代是个奇特的人,他对这个剧烈变动的时代充满了冒险的激情。他的空手道在当时为人津津乐道,也很是得到了这一代渴望财富的人们崇拜。</p>

不过自九二年后,牟其中的言论和行为,使得他在后人的眼里更像是一个妄想症患者。</p>

不仅策划了一大堆听上去就吓死人的“宏大计划”,而这其中就包括将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深2000多米的口子,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入中国干旱的</p>

西北地区,使之变成降雨区。</p>

不过这个计划最后变成了葛大爷对徐帆的“牛吹”。</p>

八、九十年代的“牛人”不仅仅是牟其中一人,还有皖人仰融以少量资金控股资本质量良好却暂时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在免税天堂设立“壳公司”,以“中国股”概念在海外上市套现。</p>

跟喜欢高调行事的牟其中相比,其精妙圆融和国际化特征有过之而无不及。</p>

1992年10月,“华晨中国汽车”在纽约成功上市,融资72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第一例。对纽约证交所来说,这也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只正是挂牌的股票。它在当年的美国股市轰动一时。</p>

但在秦凡的眼里更牛的人却是:黄鸿年!</p>

这个人“牛”到他能经常与中央领导人聊天”。他有不少张照片,一些中央领导人抱着他的女人与他全家快乐地合影。</p>

每到年底,各地的中策公司总经理前来北京汇报工作,他必包下中央领导接见外宾的钓鱼台国宾馆某号楼,总经理们进来都要验证登记,每个人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其气氛即轻松又肃穆,很让来者肃然起敬而终身难忘。</p>

92年在大陆自从收购山西橡胶厂后,就在内地不停地刷新自己的收购记录,杭州4家、泉州41家、大连101家......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内陆设立了二百多家合资企业,总投资额超过了百亿人民币。</p>

业务包括轮胎制造、啤酒、造纸、医药、电子、食品、机械、通讯、基础设施和一般消费品,版图囊括了大半个大陆。</p>

涉足行业之多,跨越地区之广,收购手笔之大,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史无前例!</p>

收购上百家企业,从来没有派驻一个人,全靠原来的厂长们继续经营,总部仅有两三位财务人员全年巡回审计。</p>

在商业运作上,黄鸿年充分利用了国有现行法规的某些漏洞。原中外合资法规中允许外资分期到位,中策的收购往往预付15%—20%的投入就控制了国营企业,将头批企业在海外上市后所获资金再投入滚动式收购。</p>

国有法律规定:外资合资方不得转让其合资股权。中策却转让了持有这些股权的海外控股公司股份。同时,中策利用中国对合资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汇价双轨制等获利匪浅。</p>

他在收购红宝石改组成中策时,公司尚亏损1476万港元,而仅一年后,该公司净利润竟高达3.12亿港元,成为香港股市上的一只“奇迹股”。</p>

......</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