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重生之1987> 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就是你的贴身小秘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就是你的贴身小秘书(1 / 2)

重生之1987 若凡飞刀 更新时间 2021-11-03

 设计公司的设计图纸在秦凡的要求下,多次修改,这是因为内地的设计公司对于配餐配套中心的了解还不甚了了。</p>

在与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后,把手里的事务与前来的雪梅和秦颖交接完,秦凡才带着唐月和已急得跳脚的苏剑飞往上海,艾谷和李显政早已等候在那里。</p>

...........................................................................................</p>

七月初,秦凡和唐月与苏剑、艾谷、李显政三人乘机飞到了香港。港城此时是异常炎热的夏天,一下飞机,热浪就迎面而来,潮湿的热风就像是让人进了桑拿浴的蒸房,没有几步远,就已经感到汗水已经流了下来。</p>

坐上机场大巴直接进入了市区,在约好的路口处,利达行的杨经理开了一辆商务车接上他们。</p>

看着车窗外,街面已经开始出现恢复的景象,营业的小餐厅也恢复往常的热闹,只是大酒店门前的泊车比以前少了许多,路边人们步伐速度更加显得匆忙。</p>

香港的某些利益集团通过高高的房价,把许多中产阶级一辈子的收入都洗劫一空,而底层百姓最大的梦想,似乎就是脱离拥挤、黑暗廉租房,然而这次的经济危机又再一次的打破了许多人的梦想。</p>

尤其是那些贷款买房子的,都成了负资产,攒钱炒股的也是缩水超过了70%以上。当时就出现了大批“负资产者”和绝望的“烧炭自杀”者,香港社会也兴起了一个特殊的“阶级”,要求港府使楼价恢复到最高位。</p>

得益者轻飘飘一句:“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然而不入市又能怎么办?买房子成了负资产,攒的钱天天都在贬值。其实无论怎样,位于社会底层的人们都是错的,因为一开始就注定了被逼着只有拼命干活,才能勉强可以生存。</p>

所谓生--容易,死--容易,生活不容易。</p>

这就是一个阶层对社会的统治办法,一直都让人看到希望,然并卵,就在刚刚似乎有了希望的时候,一根大棒子就会砸了下来!</p>

股市暴跌,房价暴跌,物价滞涨,工作难找,就会发现原来近在眼前的希望不过是个幻象而已。</p>

利达行的丰田海狮商务车在市区里穿行,当苏剑询问杨经理,他们老板邓智仁的近况时,杨经理告诉他:现在邓老板已不是他们的老板了,达利行已被他抵给了他的一个债主。</p>

“那你们呢?”苏剑吃惊地问道。</p>

“我们还不是混一天是一天。”杨经理操着夹生的普通话苦涩地回道。</p>

街面上紫金花旗子已经到处都是,随风飘扬,并列的一定是国旗,临街的许多店铺、宾馆、写字楼,商业广场,无处不在地告诉世人,这里已经成了一个新的世界!</p>

杨经理面对一车的金主,心情也渐渐好转起来,不时介绍这段日子里,香港经济的跌宕起伏,普通市民的酸甜苦辣。商务车每到一处便介绍他在这段时间,为秦凡苏剑他们选定的物业。</p>

这里面不乏港城的一些名人和影星的房产,如影星钟镇涛在楼市高峰期,借贷1.5亿购入四间豪宅。不过金融风暴令楼价暴跌,最终欠债2.5亿。</p>

香港楼市最好的时候,张卫健将所有积蓄全部投入,购买房产。可没多久香港楼市大跌,原想靠房子养老的张卫健,所有的房子一下都变成了负</p>

资产。</p>

......</p>

开车的杨经理边说边笑道:“这些有钱人现在都变成了大负翁了。哈哈。”</p>

一车人饶有兴趣地听他八卦,看他的情绪仿佛那些人的倒霉,倒会让他的心里平衡了许多。</p>

经济危机来的时候就像滔天巨浪,一波冲击紧跟着一波,不给人一点的喘息的机会,把人们打击的精神萎靡不振,信心丧失,似乎世界末日就要来了,其实对于某些人也的确是灭顶之灾。</p>

就像昨天还是得意洋洋的大富翁,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就得知自己什么都快没有了,再稍有犹豫不决,幻想中还有侥幸,紧接着就又是一波更巨大的灾难!跟着就会有人告诉自己已经成了大“负翁”了,不仅变得一无所有,而且还欠了一个不小的债务,人生似乎已经开始看不到希望了。</p>

“喏,这里是杨采妮的形象工作室,也发生了经济问题,前段时间还听说遭遇奸商趁火打劫,我看她也撑不了多久了。”杨经理边感叹道边瞥了一眼唐月。</p>

坐在中座的唐月感到他的眼光,不自觉地笑了笑,靠近秦凡小声道:“你说他会不会跟艾谷一样认错人?”</p>

在机场候机时,艾谷差点就把唐月认作了刚才杨经理提到的女影星。</p>

“别臭美了。”秦凡打击道。</p>

看着二人“打情骂俏”,其他的人都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但每人的心思都不一样。</p>

..........................................................................................</p>

按照来港之前商量好的规划,来到苏剑和艾谷在港城的置业投资公司,苏剑和艾谷便开始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分派公司人手,分配每个人的具体工作。</p>

随着时间的过去,一个月之后,公司的人员已经从最初的六人快速扩充到了三十多人,原有的总部办公地点没有选择港城市中心的区域大厦,而是选择了新界的一个新近破产的企业大厦。</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