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重生之1987> 第五百零九章 惯吃惯喝绝不能惯毛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九章 惯吃惯喝绝不能惯毛病(2 / 2)

重生之1987 若凡飞刀 更新时间 2021-11-03

难得无事的秦凡带着孩子们出了门,遇到在小区活动的一些人,看到他和四个孩子无不猜测,只因秦凡显得太年轻了些,还有就是孩子多了些。</p>

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缓缓从车库驶出,看到秦凡领着四个孩子,缓缓地在秦凡的身边停住。然后车窗落下露出昨晚的高总。</p>

“兄弟,有空在一起坐坐?”高总笑道,昨晚领着孩子去道歉后,向老谢打听秦凡来意时,知道他也是领着孩子去道歉,不由得对他有了一份好感。</p>

“好啊,有空联系。”同样抱有好感的秦凡也笑笑说道。</p>

“这都是你孩子?”高总好奇地问道。</p>

秦凡点点头,让孩子们喊:叔叔好。</p>

“好好,你这是双好啊,我比你少一双。”高总哈哈笑道。两人交换名片后,高总向他和孩子们笑着:再见。</p>

“高总,那四个孩子真是他的,怎么看都不像啊,这人看起来也就二十左右。”司机小梁问道。</p>

“不太清楚。”高总不愿多说,这毕竟是别人的私事,昨晚自己也大致打听了一下,道歉孩子的母亲是这里的业主,据说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而孩子的父亲却不常来,物业也不清楚两人的关系。</p>

“啧啧,现在还有人生四个孩子,这人可不简单呢!”司机小梁又忍不住啧啧道。</p>

高总瞥了小梁一眼,淡淡道:“在大上海,每天什么奇迹古怪的事都能遇到,你是少见多怪!”</p>

看着手里的名片:非凡投资公司---秦凡。此外就是电话号码,简简单单,没有多余的字儿。</p>

“不是个普通人。”高总暗想道</p>

......</p>

玩了半个多月的若馨和若灵终于想回家了,惦记着家里的黑黑和点点,也不知道爷爷把它们喂成什么样了。</p>

虽有电话遥控,雪梅终究放不心不下工作,秦妈也从没有和老伴分开这</p>

么长的时间,有点归心似箭。</p>

临走之前,董敏舍不得,就连小家伙若彤也舍不得。</p>

如孩子们所愿,秦妈忍着难受让秦凡订了机票飞了回去,在机舱内,虽然若馨和若灵很是激动,却记得爸爸说的话。</p>

.........................................................................</p>

秦凡和雪梅没有在家陪伴多久,各自又回到公司忙碌起来。</p>

回到公司的秦凡首先听着财务部老钱的汇报,不时提出其中的问题,他也是认真的解答。</p>

总的来说,他的工作还是非常不错的,认真履行了一个财务总监角色的职责,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还是非常的欠缺,这也和他的从业经验有关。</p>

“秦总,我听银行内部人透露,银监会要调查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老钱小心翼翼地问道,虽然这已出离了他的职责范围。</p>

秦凡想了想问道:“是不是圣达集团公司与我们的帐务往来,都是上亿资金的缘故?”</p>

老钱摇了摇头道:“这不太清楚,我们都是正常的业务往来,又没做什么违法的事。”</p>

秦凡笑道:“那是你认为的。回头去找熟人问问,到底为什么查我们。”知道老钱忠诚,从公司成立起,秦凡便把财务交给他负责。</p>

......</p>

“老钱你也是老员工了,在公司管理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秦凡问道。</p>

“这......秦总,您是知道的我不是专业从事企业管理的,所以对企业管理一直都没有多参与。不能乱讲的。”老钱有些局促不安地说道。</p>

秦凡想了想问道:“那你觉得有必要再招聘一个经营副总经理吗?应该从哪里招呢?国内还是国外呢?”自从唐月走后,秦凡感觉自己管理两个公司有些吃力。</p>

“我觉得最好还是国内的,但是最好有一定的外企工作经验最好!即可以正规化,也可以了解国内的人员市场政策法规等情况,保证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适应国内的人文环境。”老钱想了想提议道。</p>

“可以啊老钱,要不你给我去办得了。”秦凡笑道。</p>

......</p>

李显政几乎每天都要带着他的小女朋友到公司露一头。</p>

秦凡无事时,也跟他喝茶聊聊天,聊一聊国内的一些见闻和政策,毕竟李显政是老上海,跟各种人等都有交道,说起来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也是很有几分功力,这也许是他交际广泛能得到更多信息。</p>

不过两人谈得最多的还是那栋烂尾楼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流逝,秦凡有些患得患失。</p>

因为温州的民间资本已经开始大量投入当地房地产,当地房地产市区房价快速从2000元/平方米左右,飙升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p>

而到明年八月下旬,第一个157人组成的温州购房团就会浩浩荡荡开赴上海,在三天内就买走了100多套房子,前期的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了上海楼市。</p>

温州人的财商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不论是什么东西,他们总会想到法子炒一下。</p>

那时候的炒房团所到之处,风声鹤唳;对于起伏不定的房价,靠着资本的雄厚和消息的灵通,温州炒房团总有着超越一般投资者的灵敏嗅觉和身手。</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