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重生之1987> 第五百四十八章 吃 力 不 讨 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八章 吃 力 不 讨 好(1 / 2)

重生之1987 若凡飞刀 更新时间 2021-11-03

 没见到那令人讨厌的小子,唐爸有点不习惯,往女儿的房间探头了几次后,忍不住问道:“那小子没来?你们登记什么时候去办?”</p>

“他有事忙,等他忙完再办。”唐月逗着逸凡,孩子张大小嘴无声地笑着。</p>

“我就知道那小子在胡弄你老子!”唐爸气哼哼道。</p>

......</p>

秦凡没想到来接他的是,特地从日照赶来的张玮和钢铁公司的副总杜华,路上张玮向他汇报钢铁公司目前的困境和问题。</p>

在2001年到2003年,由于基建扩张迅猛,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对市场更加敏锐的民营资本纷纷进入钢铁业。民营钢企也在开始集体狂欢。</p>

“你的意思是扩大规模?”秦凡问道。</p>

张玮点了点头:“现在各地的钢铁公司都在想办法增大产能,增大规模。原地踏步是要被淘汰的。”</p>

秦凡沉默了半晌,钢铁市场的水太“深”。就如常州的铁木就是个例子。</p>

“在中国,没有政府支持,企业是办不成的。”此话在钢铁行业尤为应验。日钢、铁本、建龙、沙钢等民营钢企,他们或者功成名就,或者功亏一篑。但是,相同的一点是,这些曾经时事造就的英雄,在这个大变革的年代无一脱离过此条规律。</p>

铁本只是常州的一个资金不足10亿元的民营钢企,但是它喊出了“三年超过宝钢,五年追赶浦项”的口号。</p>

铁本在巨大的资金缺口面前,得到了政府鼎力相助。它很快获得43亿元的贷款和近万亩土地。民营企业相对于国企的优势是:效率高、成本低。包括铁本在内的所有民营钢企都有这样的优势。</p>

然而不到二年,为了遏制投资过热,国家要求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接下来的几个月,又连续发文督促各地落实,清查三大行业“盲目投资”的民营企业。正在摩拳擦掌的民营钢企开始卷入一场始料未及的“严打”。</p>

没有逃脱的铁本停产关门,戴国方踉跄入狱。原因是,审批越权、违规占用土地、挪用银行贷款、偷税漏税。</p>

在这一轮调控中,没有逃脱整顿命运的,还有建龙钢铁公司。在铁本出事后的一个月,央视曝光了建龙钢铁。原因和铁本高度一致:违规审批、环保不合格、违规银行贷款。建龙一下子成了“铁本第二”。</p>

如果只是循规蹈矩的发展,免不了像国内诸多小钢铁企业,被兼并和被重组。</p>

不过也有例外的是靠45万元自筹资金创办的民营钢企----沙钢。</p>

......</p>

秦凡闭目考虑了很长时间,一路上张玮和杜华小心翼翼地不敢打扰,到了庐州后,秦凡睁开眼道:“晚上找个地方我们再好好商量。”</p>

......</p>

苏剑等秦凡下车后,便笑道:“请你来一趟真是不容易。”</p>

秦凡也笑着回道:“你们把事情都做了,我还需要露面吗?”</p>

苏剑知道他的性子,便道:“知道你烦见他们,请你来也是我们自个庆祝一下。”</p>

“东来顺”酒店里,苏剑领着开发二组一干人等,还有秦凡和张玮、杜华。</p>

说是庆祝,可四人谈得最多的还是急需的资金问题,不仅商业广场需要资金,张玮和杜华也是如此。</p>

“银行那边没有支持?”秦凡问道。</p>

“在谈,但我估计比较难?”苏剑回道。</p>

“好歹我们这也是属于招商引资项目,政府、银行都应该支持啊。”秦凡不解地问道。不提老王贷款几亿都是基准利率贷,银行都不愿意干,但是他就是能贷到,而且去找银行办事根本都不用原件的。</p>

“穷啊,现在政府、银行都比较困难,你也知道你嫂子就在银行。”苏剑答道。</p>

秦凡想了想,这事不靠政府光靠自己,谁能做起来?在快速扩张下,商业地产高投入性质令现金流状况难有根本性的改善。</p>

见张玮和杜华看着自己,秦凡指着他们对苏剑道:“你看他们也是来要钱的,你们是把我当作银行了?”</p>

苏剑、张玮大笑道:“就是!”</p>

............................................................................</p>

沐浴中心。</p>

秦凡和张玮、杜华裹着浴袍在包厢里闲聊。</p>

通过他们的叙述,知道他们为了扩大规模,公司在前二月和周边的村子里的村民发生过两次大的冲突,动刀动棍直接原因是日钢对村子的土地补助款,迟迟不到。根据日钢建立之初的协议,日钢需要每年向所占用土地的村民补偿1000元/亩。</p>

“实际上我们早就付过了,补偿款谁知道他们没发给村民!”张玮骂道。</p>

其实在周围村民心里,和日钢的纠缠远远不在于这些土地补偿金上。比如说韩家村,有五六千人,却只有5个人在日钢工作。</p>

可公司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招收当地人。张玮告诉秦凡,这是因为当地人干活太磨蹭,不如外地人卖命。</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