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平安传> 第二百三十八章 杨修之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八章 杨修之死(2 / 2)

平安传 西风紧 更新时间 2021-11-15

因为朱勇在之前得到的兵权只限于洞庭西侧各府各卫所的兵力,他没有权限调动长沙的军队;如果要更多的人,就只能上书皇帝重新授权,那就意味着高都之战要告一段落,而这一段的结果是官军战败。</p>

朱勇要在朝中承认自己调动数府之兵力,却败在一千乱贼手里?这绝不可能!</p>

皇上一向还是很器重他朱勇的,当年他的父亲朱能一员虎将,在“靖难之役”中奋不顾身,率骑兵突入十倍于己的步兵阵营意图救出被困的永乐大帝,结果战死沙场,朱棣家永远也不应该忘记这份功劳和忠义。而他朱勇也没有让皇帝失望,虽然朱勇曾率宣大(宣府大同)的精兵与蒙古骑兵作战不很顺利,但明廷放弃朵颜三卫、在北部防线转攻为守乃国策,不是他朱勇一个人的责任;在交趾与越军作战,朱勇也几次都没有彻底战胜“平定王”黎利的部队,甚至吃过亏,但明军常年深陷越战泥潭,满朝都想撤军也是国策!</p>

为什么永乐时能够开疆辟土、四面征讨,长期是两线几十万大军同时处于战争状态,一到洪熙宣德就开始龟缩防线了?也许这是历史的大流、人心思安的旋律,而非某一人的原因。</p>

总之朱勇在朝里不仅仅是勋贵一族,他凭能耐也有地位。他不能承认自己是庸才,更不能承认是失败者!</p>

“不成功则成仁!”朱勇怒目四顾,“吾等应报必死之决心,以命抵命,将朝廷之逆贼彻底消灭于高都县!从今日起,凡临阵退缩逃跑者,立斩不赦,本帅绝不讲情面!”</p>

朱勇正襟危坐:“观贼军之火器阵,除了用火炮轰阵,我军没有重炮,用骑兵也可破阵;时机便在贼军阵营运动之时。故本帅与诸同僚商议,决定次日采用以下作战方略:以骑兵陈列在正面等待时机;再以步军从北、东两面攻打城池,贼军人少,大部分在西城布阵,城池必疏于防御,我以步军人众围攻城池,势必给予贼军极大威胁。若西城贼军主力有所异动,意图从城外夹击我攻城之兵,此时骑兵便出动击破之;若贼军忌惮我骑兵破阵,在西城按兵不动,其守城之稀少兵力必不能守,我军便可趁势攻占高都城,贼军主力在城外成为孤军,两面受敌,更有城墙上居高临下的威胁,必然大败。”</p>

“背城结阵之兵,当城池受到攻击时,极可能放弃野战进城参与城防。”有人说道。</p>

朱勇道:“若是贼军入城固守孤城,便成了笼中困兽。我军尽可在城外修筑兵营,既然已经掌握了主动,大可围而不击,等待岳州兵到来。”</p>

正如朱勇所说,本来这个时代攻城战就不好打,没攻下城池并不代表战败。如果逼得敌军死守,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p>

定好了作战计划,朱勇便开始当场点将,分派各部任务。他先分配了骑兵的武将,因为原来的冯指挥已经被解除了兵权抓起来了;然后是各部步军的方位和任务。</p>

这时朱勇竟然叫到了刘鹤举,命令他担任进攻北城的前锋部队,既定的目标是如果北城守军没有得到增援,必须尽快拿下北门。</p>

一个被人骂过败军之将的人,被委任以攻城前锋,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在很多时候,前锋虽然危险,但很重要,被委以重任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刘鹤举此时觉得并不是什么好事,也许稍有差池,就会被朱勇逮住借口正大光明地杀掉。</p>

刘鹤举下来一想,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朱勇就是想置自己于死地。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能违抗军令,只能硬着头皮走一步算一步了。</p>

……</p>

张宁军中并没有因一次胜利就弹冠相庆,各文武官员将领心里的石头仍未放下,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虽然打赢了一战但并未歼灭官军的主力。特别是那股骑兵的实力犹存,是很大的一个威胁。</p>

官军马队总共有近千骑,那天在沅水河缠战只损失了少量人马,也给韦斌手下的将士造成了伤亡。但韦斌以下的朱雀军将士已经表现得很不错了,同样数量的步军和骑兵交战,本来就处于劣势,韦斌在阵营被分割的情况下没有溃败甚至被歼灭,就算没赢也应该得到褒扬。</p>

养一个骑兵的钱粮几乎能养活一小旗的步兵,官府耗费了昂贵资源养起来的骑兵部队,其战斗力和投入成正比,比那些农奴一般的军士是不太相同的。</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