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重生风华时代> 第217章 财报与预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7章 财报与预算(2 / 2)

重生风华时代 滚滚东去 更新时间 2022-02-05

其中华记黄埔的预算已经安排妥当,今年建设的科技园、西环酒店、北角酒店、筲箕湾住宅四处项目,全部使用银行信贷,收购希尔顿酒店是使用的储备金。</p>

因为华记黄埔是上市公司,它的地产与酒店相关业务,需要盈亏自负,丁贤不会让它与华记总部或者其它子公司有资金往来,它的财务需要单独审计,预算也需要单独规划。</p>

至于华记电子总部、暴雪与荷东,三间公司的资金可以相互调转,预算也可以一起展开。</p>

去年受益于《霹雳舞》的全球票房,以及数张英文专辑的大卖,让荷东公司取得丰厚利润,储备资金超过五千万美元,收购雅达利公司的资金就是来自美国分公司的荷东盈利。</p>

雅达利公司的售价只有两千万美元,美国分公司的账目上仍旧有充足储备,完全可以应付1977年度荷东公司的各项业务支出。</p>

因为荷东的电影业务没有扩大,除了一部《疯劫》与《霹雳舞2》需要投资宣传,其它开销集中在专辑制作与电视台运营上,预算全都不算高。</p>

丁贤关注的预算重点是华记电子与暴雪游戏,研发需要投入重金,外埠投资也要花大钱。</p>

目前储备在华记总部的资金又是多少呢?</p>

丁贤手上有一份刚刚出炉的财务报告书,上面详细披露了去年随身听的销售情况。</p>

去年上半年,累积售出随身听一百五十万台,所获利润全部移交给了孟月桢,拿去做股市投资。</p>

去年六月份下旬,随着《霹雳舞》启动公映,华记也趁势推出第二代随身听,这款机器与前世索尼研发的初代‘Walkman’相吻合,刚一上市就重新夺回被其它电子公司抢占的微型录音机市场。</p>

从七月到十二月的半年间,第二代随身听的单月销量保持在六十万到七十万台之间,截止1977年元旦节前,在全球各地市场累积售出了412万台。</p>

华记研发的二代随身听,其实质量并不算最优秀,但这是一款新型机器,除了华记,暂时没有其它电子公司推出同类产品,因此二代随身听的出货价与零售价都没有降低。</p>

华记给港澳市场定的零售价仍旧六百余块港币。</p>

美国市场的零售价是一百五十余美元。</p>

这个定价与前世随身听相比,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昂贵,前世索尼是在1979年才推出首代随身听,当时零售价是150美元,虽然价位相同,但毕竟隔了三四年的消费差,所以华记随身听更贵一些。</p>

不过要是全面进行比较,华记随身听配套附送了酷派胸包、荷东磁带,这是索尼随身听不具备的赠品。</p>

其实还是华记的机器更划算,而且更具收藏价值。</p>

荷东磁带可是珍藏版,等四十年过去后,如果这个世界的漫威继续拍摄《银河护卫队》,那么星爵整天挂在腰上的随身听肯定是华记出品,歌曲也应该不是红骨头乐队,而是空中铁匠献唱。</p>

话扯远了。</p>

总之第二代随身听让华记赚了大钱。</p>

出货价与零售价都没有降低。</p>

随着华记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制造二代随身听的成本却在下降。</p>

75年随身听刚刚上市的时候,毛利率只有25%到30%,现今已经提高到了40%。</p>

目前华记每卖出一台机器,利润大约有两百五十块港币,去年下半年华记累积售出的四百万台机器,共给华记创造了十一亿港币的纯收入。</p>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p>

只要丁贤手握随身听专利不放手,那么今后的每一年,华记随身听的销量应该都能维持在五百万到一千万台之间,这是前世索尼的销售数据。</p>

这一世丁贤进行操盘,虽然华记在东洋市场的表现并不出色,但丁贤推广的流行音乐却能带动随身听在其它市场的优异表现,足以弥补东洋的损失。</p>

丁贤个人认为,只要将来华记不出现被逐出欧美市场的局面,随身听就能源源不断给他创造暴利。</p>

华记随身听是创新产品,没有任何倾销隐患,香江又是自由港,历年对美国都不存在贸易纠纷,大环境是良好的,丁贤在欧美暂时不会遇上什么市场危机。</p>

已经到来的1977年,丁贤可以安心搞研发,并调集资金,在南洋与台岛市场进行产业布局。</p>

1977年的年度预算,丁贤给暴雪游戏拨出了两亿港币的研发资金。</p>

这些钱重点用于初代主机的设计完善,以及软件游戏的开发。</p>

也是雅达利原型机已经研发了数年,各项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如果丁贤不去收购雅达利,而是从最基础开始做起,那他需要投给暴雪的资金至少要翻一倍,研发进度也会十分漫长。</p>

正是拥有雅达利的基础,丁贤才能在今年暑期就上市第一款家用游戏机。</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