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唯一战胜国> 第两百八十五章:俄国内战爆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八十五章:俄国内战爆发(1 / 2)

唯一战胜国 钧申 更新时间 2019-08-30

 第两百八十五章:俄国内战爆发

随着北方的统一,夏钧也拿出了发展北方农业的计划,其中甜菜种植是北方的一个重要经济作物。

菜用甜菜在一千五百年前时就又阿拉伯人带到了中国,这些甜菜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都有种植。

而如今帝国农业部在北方推广的甜菜则是制糖用及饲用甜菜。

此时的中国的养殖业已经愈发庞大,对饲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特别是对精饲料的需求。

甜菜粕是一种很好的精饲料,虽然蛋白质含量不高,但与高蛋白精饲料相搭配,可以平衡牲畜的营养。而且甜菜粕可以烘干运输,易于保存,使用时在浸水给给家畜吃便可。

饲用甜菜则是给家畜直接喂食,兑换平台里的1级饲用甜菜每公顷产量可以达到80吨,每亩也就是5300~5400公斤之间的产量,是喂牛、喂猪的优良饲料,虽然产量只有饲用玉米的一半左右,但产量也不错了。

饲用甜菜的含糖量没有榨糖用的高,因此用颜色上有所区别,这是为了避免糖厂受骗上当,后世是用基因技术完成颜色上的区分,不过夏钧直接从兑换平台上兑换的饲用甜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何发展北方的经济,这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

后世的北方经济因为生态的退化,生态效益的流失而导致了经济效益也流失了,很多地区的经济都衰退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水,再一个就是沙漠化,两者是有关联的。

经济之所以会在南方高速发展,主要是南方有水,事实上北方的陆路交通情况更好,而在这个年代北方的生态完全没有衰退,就连青海地区都是大片的草场。

加上帝国此时已经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北方的生态效益消失那不太可能,不过在发展北方的经济的问题上,也不是什么工厂都适合在北方开的,那些对生态效益危害较大的,以及耗水比较大的不能在北方发展,同时在北方挖矿也不能乱挖,这会导致地下水下降,尔后枯竭。

首先是农业上往上发展,这是帝国的策略之一,再则是开始在北方建设工业群,像机械制造业这些重工业开始部分向北方转移,把重工业分散开,别被人一锅端了,重工业保住,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就不会下降。

北方的基础工业要先建设,从而开始建设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完善之后,再是工业向北方转移。

像战车制造厂,已经在东北开设分厂了,敢把战车工厂建到东北,夏钧自然是有自信心的。

日本和俄国未来都得往后退,想打到东北来门都没有。

东北军区的实力是各军区最强的,因此夏钧也没把什么东西都往东北地区塞,万一出了幺蛾子,只能造战车不能造飞机和其他东西也没用,这就杜绝了叛乱的可能。

不过战车的研发却是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了,可能要转移到四川去,那里绝对安全,完全不可能遭到轰炸什么的。航空技术研究则要搬迁到河南去,不过杭州也保留一个。

这些重工业的分布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问题,国防部已经开始调整了,把这些重工业向各省扩散。

重工业的分散,也能带动各省经济。

……

1917年底,美军已经登陆欧(www.vkzw.com)洲,德国进行了近五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德国鲁登道夫及兴登堡也因为意见不合而翻了脸,互相说了些龌龊话语,最后虽然和好,但难免有了一丝芥蒂。

美军登陆欧(www.vkzw.com)洲后,协约国开始谋划反攻事宜。

随着美国的力量不断到达欧(www.vkzw.com)洲战场,德国在兵力上已经不占优势了,在物资方面也不占优势了。

人口、经济上更不占优势。

可以遇见的是,以这样的局面发展下去,德国终将是要失败的。

夏钧则给德**方送去了更多的物资,而且售价也下降了很多,夏钧还以私人身份为德**方写了一封信。

信中夏钧充分肯定了德国的战斗力,同时表示中国不愿参与战争,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刚从半殖民国家中脱离出来的国家,虽然在高端军事上有所发展,但军备基础非常薄弱,无法支撑旷日持久的战争。

同时夏钧还表示,也许有一天中德双方会有合作机会的,因为德国是唯一一个与中国没有利益冲突的发达国家,同时中德的友谊是利益所不可替代的,中国不会为了一些微小的利益而出卖朋友,做出落井下石的行为。

夏钧在大打感情牌,因为他知道德**方就算是战败,未来也会再次夺取政权的,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一战之后将会十分高涨。

此时中国参战,确实也分不到什么利益,还不如不掺和。

不过夏钧却是预料到,日后极有可能会在战争分到不少好处,特别是在海军方面,对此夏钧表示很淡定。

在千呼万唤之中,俄国十月**终于在十一月开始了。

十一月,俄历是十月,也就是十月**开始了。

俄国**在彼得格勒发动了政变,武装夺取首都的行动很快就取得了胜利,俄国临时政府立即调集军队,试图夺回彼得格勒,同时封锁了对彼得格勒的物资供应。

俄国内战终于爆发了。

这次内战让俄国临时政府措手不及,完全没有预料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同时俄国临时政府更加忽略了**的煽动力。

俄国士兵多是从农村征召来的,都是贫苦民众,**对他们来说吸引力非常大,不仅仅是这些贫苦民众对于**认识不足,不知这是一种完全不具备操作性的制度,更主要的是俄国内部社会阶级矛盾剧烈,贫苦人民过得非常苦,而那些资本家、地主、官员却过得非常富裕。

中、高阶级没有给低层阶级人民一个起码的生活保障,红眼病是必然的,但也是因为差距实在过大而导致的必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