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033章 监军宦官稳宣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3章 监军宦官稳宣武(2 / 2)

我在中唐当皇帝 博带青衫 更新时间 2021-11-29

健儿争夸杀留后,

连屋累栋烧成灰。

诸侯咫尺不能救,

孤士何者自兴哀。

母从子走者为谁,

大夫夫人留后儿。

昨日乘车骑大马,

坐者起趋乘者下。

庙堂不肯用干戈,

呜呼奈汝母子何。

节度使留后绝对是唐朝最危险的活儿,“健儿争夸杀留后”形容的太贴切了。

幸好监军宦官俱文珍逃出汴州,向宋州刺史刘逸淮(刘玄佐宗侄)求援。刘逸淮率兵平定暴乱后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

只可惜刚过半年刘逸淮就去世了,俱文珍和宣武军将士向朝廷请求任命智勇兼备的都知兵马使韩弘为宣武军留后。皇帝李适实在受不了宣武军的动乱,直接任命了他为节度使。

韩弘是前宣武节度使刘玄佐的外甥,有背景有能力。他迅速拿下经常叛乱的将领、校尉、凶兵数百人,全部在军营里当众砍杀,人头滚滚甚是惨烈。从此以后,宣武军将士们一下老实了。

不得不说,俱文珍在宣武军的六年以来,每次动乱都能见到他的影子,并趁机镇压,稳定宣武军,颇有些手段。如此功绩,自然得到皇帝李适的信任,又被调往长安了。

就在宣武军安定不久后,另一个藩镇趁机公然造反了,还是皇帝李适的心头大患:淮西镇。与宣武的内乱不同,淮西则是在节度使吴少诚的带领下不断攻打相邻藩镇,蚕食周围,壮大自身,一心割据称雄。

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三月,吴少诚入侵唐州,杀了监军邵国朝,镇遏使张嘉瑜,掳掠居民一千多人而去。八月,陈许节度使曲环病死。吴少诚又趁机扩大疆土,出兵攻掠临颍县。吴少诚用计全歼刚担任陈许兵马使上官涚率军阻击的三千兵马,随后围攻许州。

这与昔日的淮西李希烈如出一辙,如若任其发展再造成“奉天之难”就晚了。所以皇帝李适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下诏削夺了吴少诚的官爵,提拨陈许兵马使上官涚为陈许留后抵抗吴少诚。

吓得上官涚准备弃城而逃,幸亏他手下有个有勇有谋的将领刘昌裔,采取紧闭城门,以逸待劳的战略。在他的指挥下一次次击退了淮西军的日夜猛攻。

双方大战之时,上官涚的对头,陈许都知兵马使安国宁,暗中投靠吴少诚,准备里应外合发动兵变。不料,刘昌裔识破了安国宁的诡计,设计擒获并将他斩首。随后发放两匹绢给安国宁的麾下不服部众,假意放他们回家,而后下令在城外将毫无防备的持绢叛兵悉数砍杀。解决完内鬼,刘昌裔招募一千名敢死士兵,趁着夜色出城发动突袭,大破淮西军。败走的吴少诚又转攻西华县未果。

皇帝李适见吴少诚败退,便趁机命宣武、河阳、郑滑、东都汝县、成德、幽州、淄青、魏博、易定、泽潞、河东、淮南、徐泗、山南东、山南西、鄂岳等十六路兵马出兵讨伐,各路藩镇合力围剿吴少诚。

此时正是在李宁刚开始学武之际,而淮西战时也逐渐传来好消息。十一月至十二月间,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在吴房打败吴少诚;陈许节度留后上官涚在柴篱又打败吴少诚;安黄节度使伊慎在钟山再次打败吴少诚;寿州刺史王宗在秋栅再败吴少诚。

接连胜利的各藩镇逐渐骄傲自大起来,他们趁着战事抢夺地盘,各自为战。

十二月末,吴少城利用在小溵河将藩镇联军逐个击破。各藩镇转眼一一惨败,纷纷撤退逃窜。

谁也不服谁的藩镇如同一盘散沙,若是再有相互看不顺眼的,马上就快变成建中年间,讨伐淮西不成,反酿成藩镇相互攻歼的局面了。所以任命一个联军主帅势在必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